云服务

热门搜索: 防爆监控 电动机 防爆暖通 防爆风机

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解读 电商会议 人物观点 电商数据 电商干货 电商报 客户库 企业库
首页>新闻详情

智能制造能否助力企业 "脱虚向实"?

2025年10月20日 来源:防爆云平台--防爆产业链服务平台 防爆空调 防爆电气 防爆电机 防爆风机 防爆通讯 浏览 7 次 评论 0 次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助力企业 “脱虚向实”, 是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要求. 本文立足于智能制造的研究视角, 以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为准自然实验, 采用多期双重差分的研究方法系统考察智能制造能否有效推动企业 “脱虚向实”. 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实施智能制造通过抑制企业的套利动机与蓄水池动机显著降低了企业的金融化水平, 且上述结果在非国有企业、所属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较高、采用多元化发展模式及银企距离较远的企业中更为明显. 经济后果分析发现, 实施智能制造不仅可以推动企业 “脱虚”, 也可推动企业 “向实”, 缓解金融化对企业实体投资的挤出效应. 本文通过考察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 进一步拓展了智能制造与企业金融化等领域的研究文献, 对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中国实体经济利润率的不断下滑,金融行业投资回报率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开始偏离主营业务经营,将大量生产性资源投向金融与房地产行业,导致中国制造业“空心化”问题十分严重,这一现象被称为“实体企业金融化”。然而,通过总结现有学者的研究观点,关于企业金融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却普遍忽视企业经营层面的生产方式变革对企业金融化产生的影响。作为一种新型生产方式,智能制造会深刻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模式,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汇聚新的发展动力,代表制造业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从智能制造这一研究视角深入分析与探讨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效率的提升能否有效助力实体企业“脱虚向实”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主要内

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的通告》识别智能制造企业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实施智能制造通过抑制企业的套利动机与蓄水池动机降低企业的金融化程度,且上述结果在非国有企业、所属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较高、采用多元化发展模式及银企距离较远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经济后果分析发现, 实施智能制造不仅可以推动企业“脱虚”,也可推动企业 “向实”,缓解金融化对企业实体投资的挤出效应。

三、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可以显著抑制金融化程度,推动企业“脱虚向实”,该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实施智能制造通过抑制企业的套利动机与蓄水池动机降低企业的金融化程度。异质性检验表明,智能制造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负向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说明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出于追求经济利益及防范经营风险的考虑,更有动机实施智能制造,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金融化水平。同时,智能制造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负向关系在所属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较高、采用多元化发展模式及银企距离较远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说明通过实施智能制造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内部协调管理成本与劳动力成本、缓解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套利动机与蓄水池动机,从而显著降低企业的金融化水平。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智能制造显著削弱了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实体投资规模的“挤出效应”,表明企业通过实施智能制造有助于驱动企业“脱虚向实”,回归主业。

本文的政策建议如下:

(1)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取组合式优惠政策助力实体企业向智能制造新发展模式转型升级,遏制企业“脱实向虚”倾向,化解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系统性风险。

(2)银企距离较远、所属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较高及采用多元化发展模式的企业应充分意识到智能制造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提前规划,积极探索,尽早实现企业全方位智能化转型。

(3)非国有企业应把握好智能制造这一重要契机,借助高新技术重塑企业业务模式,提振主业发展。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有益拓展了智能制造经济后果及企业金融化影响因素等两部分研究文献。本文从企业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出发,有力验证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并从“套利”动机与“蓄水池动机”两个角度,更为系统地考察智能制造对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机制,拓展了智能制造经济后果及企业金融化影响因素等两部分文献,有助于加强制造业企业生产方式变革与企业“脱虚向实”之间关系的认知与理解。第二,有效缓解数智时代人们对于“索洛悖论”的担忧。部分学者认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并未能有效提升企业收益率,即“索洛悖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实施智能制造能够有效提升主业绩效,助推企业“脱虚向实”,从侧面有效缓解了人们对“索洛悖论”的顾虑与担忧。第三,本文为如何抑制企业“脱实向虚”、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研究表明企业实施智能制造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金融化程度,还能有效缓解企业金融化对实体投资的挤出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意识到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并依据企业不同特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鼓励性政策,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时实现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变革。

五、写作、投稿过程的心得体会

好的选题是决定文章质量的重要环节与关键步骤,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国家宏观的政策导向、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等多项因素,发现潜在的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到完整可靠的研究数据并依据稳健的研究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检验我们预期的理论分析与逻辑推导是否成立。从选题构思到后期的成文修改,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认真打磨与精心设计。在此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科研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投稿后,本文经历三次外审,最终有幸录用。通过认真思考《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委与审稿专家提出的详细、专业及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本文的行文逻辑及结构安排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进与完善。本文的最终完成离不开各位编委及审稿专家的耐心指导与辛勤付出,我们在此表达衷心的感谢!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品牌商品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豫公网安备41130202000490号 | 豫ICP备19015714号-1 (版权所有 防爆云平台 © Copyright 2009 -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