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工业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发展正成为推动工业领域变革的重要力量。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正共同绘制出一幅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蓝图。
工业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相辅相成
工业大数据作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数据涵盖了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然而,数据的价值并非自然而然就能显现,它需要有效的收集、分析和利用。这正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了众多的工业设备、系统和业务流程,打破了传统工业系统中的信息孤岛,使得原本分散在不同环节和部门的数据能够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资源池。这个平台为工业大数据提供了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的环境,通过数据清洗、转换和融合,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平台上的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可以对工业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趋势和关联,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创新灵感。
工业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协同关系。一方面,工业大数据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输入和源泉,为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分析对象;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则是工业大数据的载体和引擎,为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工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
在矿山领域,这种协同作用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以朗坤智慧为例,通过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集成了各个子系统的数据资源。打通了设备状态预警与生产控制的通道,实现了煤矿各类数据互联互通和智能联动,避免了各专业、各系统“单打独斗”。这种基于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化改造,不仅降低了矿山的运营成本,还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卡奥斯COSMOPlat能碳管理平台则是工业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作用的又一典型案例。该平台通过统一连接汇聚分散的数据资源,构建了标准的数据层架构,形成支撑业务的能源管理平台和碳资产管理平台。基于对企业用能数据、设备运行数据、企业生产数据和第三方数据的深度挖掘,形成对用能场景深度的价值挖掘。
此外,平台把节能解决方案延伸至生产工艺环节,基于历史数据建立注塑机能耗模型并且优化运行参数,实现能耗下降36%,同时通过算法排产优化,实现节电18%。
工业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发展的挑战
工业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技术层面存在难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有待提高,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仍需加强。同时,不同工业领域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各异,数据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成为制约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
此外,工业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发展依赖于各种技术和系统,如数据采集设备、通信协议、数据分析工具等。这些技术和系统可能存在漏洞或故障,导致数据丢失、处理中断或系统崩溃等问题。
其次,企业的认知和投入不足。部分企业对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认识不够深刻,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导致融合进程缓慢。工业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发展需要既懂工业技术又掌握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如果企业缺乏这类人才,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也难以应对相关的技术和管理挑战。
再者,数据隐私保护仍需加强。工业大数据包含企业的敏感信息和商业机密,在融合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等环节可能存在被攻击、窃取或泄露的风险。这也影响了企业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工业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将更加深入。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通过对生产过程数据的实时分析和优化,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预测和智能调度,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
工业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发展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将为工业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和巨大的价值,推动工业向着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方向迈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的鉴别指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投诉电话:0377-62377728 举报邮箱:fbypt@ex12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