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的技术特点
前言
隔爆型电气设备(防爆标志“d”)是爆炸性环境中常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隔爆外壳承受内部爆炸压力并阻止火焰传播,确保外部环境安全。其技术特点主要包括耐爆性和隔爆性,并需符合IEC 60079-1(GB/T3836.2)标准要求。
1隔爆外壳的耐爆性
隔爆外壳需能承受内部爆炸产生的压力(通常0.5MPa~2.0MPa),防止外壳破裂。影响爆炸压力的因素包括:
2耐爆结构设计要求--避免压力重叠
隔爆型壳体设计需严格规避多腔体小孔连通结构,防止任一腔体爆炸时,压力经小孔传导叠加超承压极限,破坏隔爆完整性、丧失阻爆炸火焰。
外壳长宽高比例不宜过大,几何尺寸比值,I类、ⅡA类和ⅡB类不超过4:1及ⅡC类不超过2:1,否则易产生压力重叠。
3隔爆外壳的隔爆性
隔爆接合面通过精密控制间隙宽度、有效长度和表面粗糙度,利用金属材料的散热作用和火焰淬熄效应,确保内部爆炸火焰在传播至外部时能量已降至不足以点燃周围爆炸性环境的水平。
接合面宽度(L)、间隙(i) 符合IEC 60079-1(GB/T3836.2)标准(与防爆等级ⅡA/ⅡB/ⅡC相关)的相关规定。
4隔爆接合面结构形式
-平面形式(法兰对接)。
-圆筒形式(轴与孔配合)。
-螺纹形式(精密螺纹配合)。
-粘结形式(适用于ⅡA/ⅡB/ⅡC级)
5应用与限制
适用环境
-石油、天然气开采/输送/加工区域(如油田井口、炼油厂)。
-化工生产车间(如油漆、溶剂、燃气制备车间)。
局限性
-外壳完整性要求严苛:外壳不能有裂纹、变形、螺丝松动等损坏,否则隔爆性能失效,需定期检查维护。
-环境适应性有限:不适用于强腐蚀(如浓酸浓碱)或剧烈振动的环境,易导致外壳密封失效或结构损坏。
-安装要求高:需稳固固定,避免振动导致接合面失效。
-维护成本高:爆炸后需更换内部受损部件。
6与其他防爆型式的对比
7结论
隔爆型电气设备通过耐爆外壳+隔爆接合面确保安全,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
设计时需重点考虑爆炸压力、接合面参数、材料强度,避免压力重叠。
缺点是体积大、维护成本高,重要工艺场合可考虑正压型 (p)替代。
(注:具体设计需严格遵循IEC 60079-1:2017或GB 3836.2-2021标准。)
上一篇: 煤矿里能用的隔爆电气设备:咋选、咋用?
下一篇: 防爆设备——危化品船舶的“无声卫士”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投诉电话:0377-62377728 举报邮箱:fbypt@ex12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