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这四个字近年来频繁出现在新闻、政策和各种工厂宣传中,但很多人一听就觉得“高大上”,却未必真正理解它的内涵。
其实,智能制造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新概念,而是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
如果说 工业1.0是蒸汽机驱动的机械化,工业2.0是电气化与流水线,工业3.0是信息化与自动化,那么 工业4.0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
简单来说:
因此,智能制造的本质就是:利用数据和智能算法,让工厂从“人驱动”进化为“数据驱动”,实现柔性、高效、低成本的生产。
在中国工信部发布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中,智能制造一般分为 1级到5级,其中:
我们重点来看 3、4、5 级的区别,因为这才是多数企业争取的目标。
📌 核心特征:信息流打通,数据能用起来
🛠️ 工厂表现:
📈 价值:
📌 核心特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智能决策初步落地
🛠️ 工厂表现:
📈 价值:
📌 核心特征:自主优化、行业引领
🛠️ 工厂表现:
📈 价值:
很多企业疑惑:我上了MES、ERP,是不是就算智能制造了?
答案是:不一定。
换句话说:
智能制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更像是一场“长跑”:
对于大多数制造业工厂来说,当前的现实目标应该是 先迈过3级,逐步走向4级,别急着挂个“智能制造5级”的牌子自欺欺人。
因为智能制造从来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效率革命”。只有真正用数据、系统和智能算法驱动业务,工厂才能迎来质的飞跃。
等级 |
名称 |
核心特征 |
工厂典型表现 |
价值体现 |
1级 |
初始级 |
基础依赖人工,信息记录混乱 |
大量纸质单据、Excel台账;设备未联网,数据主要靠人工抄写 |
数据滞后,决策凭经验,效率低 |
2级 |
规范级 |
基础数字化,部分系统上线 |
有ERP、部分自动化设备;数据能电子化保存,但系统间不互通 |
管理流程标准化,减少手工错误 |
3级 |
集成级 |
内部信息流打通,系统集成 |
MES、ERP、WMS、设备联网;订单-生产-仓储-质量数据能闭环 |
工厂透明化,问题可实时发现,效率明显提升 |
4级 |
协同级 |
上下游协同,智能决策初步应用 |
供应链、客户、物流系统互联;具备预测性维护、智能排产 |
交付周期缩短,库存减少,供应链更稳定 |
5级 |
引领级 |
自主优化、行业引领 |
无人化车间、数字孪生、AI驱动决策;个性化定制大规模实现 |
全流程可视可控,效率极致化,引领行业标准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数据治理,不是管数据,是管人怎么管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投诉电话:0377-62377728 举报邮箱:fbypt@ex12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