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机运行中噪声
电机运行中会产生不同的声音,电机大小不同,结构不同声音会有明显的不同。如果运行中产生的声音在国家标准GB10069-2000“电机噪声测量方法及噪声限值 ”规定的范围之内,属正常,超出标准范围均为噪声,应予以处理。
1.1轴承噪声
经长途运输的电机,试运行时会有明显的轴承异声,加注润滑脂即可解决,这是因为运输途中的颠簸,润滑脂从轴承部位流出造成的。
降低电机轴承噪音的主要方法是:注意轴承的选择,注意轴承径向游隙的大小,过大的径向游隙会引起低频噪音升高,总之,过小的间隙则会导致高频噪音升高。对于噪音要求比较高的电机来说,就要选用低噪音轴承,当负载较小时,可以选用哪含油滑动轴承,它的噪音和同尺寸的滚动轴承相比一般可小10db左右。
1.2机械噪声
若电机发出低频的“嗡嗡”声,一般原因如下:
a) 内盖安装时偏,电机轴磨擦内盖,这时的声音是连续的,处理时可将内盖调换角度重新上紧。
b) 若在启动或停机进出现断续的“嗡嗡”声,可以考虑是跑套,因为转速低时滚动摩擦力相对大一些,轴承的滚珠在内、外环滚道中转动时带动外环或内环旋转的力相对大,如轴承室尺寸偏大,或轴颈尺寸偏小,外环或内环就可能转动,就会产生断续的摩擦声。这时往往会伴随断续的振动。若发生高频响声,可能是甩油环或挡水环松动。
1.3振动噪声
电机振动时会产生明显的噪声,尤其是共振,处理这种问题只有处理好振动问题。
1.4电磁噪声
电磁噪声是持续的断开电源立即消失的噪声,和设计制造均有关系,设计时槽配合选择不当、制造时定子冲片片间压力不当、真空浸漆不到位等等,都可能产生电磁噪声。处理时若重新浸漆没有明显改善就几乎没有办法了。
2、轴承过热
轴承过热的原因
轴颈大了,轴承装上后,由于内环膨胀,轴承径向游隙减小,运行时发热。同样道理,端盖或轴承套内孔小同样会造成轴承运行时过热。
润滑脂过多或过少也会引起轴承过热。
电机运行时受轴向力,电机的定位轴承会过热(一般是风扇端)。
处理轴承过热时应先查明原因。一般情况下,端盖或轴承套内孔尺寸小或内孔变形是主要原因,修刮后即可。
3、电机抱轴
隔爆电机抱轴,多是因为内盖和轴的间隙过小,运行因发热膨胀造成内盖和轴研死。发热的原因主要是轴承过热造成。现场修理时须检查电机轴是否弯曲,如弯曲须换轴,不弯曲更换零部件。现场检查时应观察轴承注油管是否有润滑脂,如没有说明没有按要求加润滑脂,还要检查轴承测温装置及继电保护是否使用正常。
4、滑动轴承温度高。
4.1强制润滑的滑动轴承温度高有以下几种原因:
1) 油囊开口小,进油量不足;
2) 轴与瓦隙过小;
3) 轴瓦研伤;
4) 回油不畅,进油量不足;
C5 润滑油温度高;
在现场处理时,应先检查回油是否畅通,畅通时在回油透油镜上能看到油快速流动,能看到回油,但液面高,流速很慢,说明回油管安装不当,或回油管道有堵塞。回油没有压力,油是靠落差(自重)回到油箱中的,因此油箱的安装位置要保证回油口比轴承回油管水平线低1.2m以上。在保证安装正确的情况下,轴瓦温度还高,再检查轴瓦是否有问题,修刮轴瓦时间隙可控制在轴颈的3‰以下。另需注意,凡在现场检查轴瓦时都要把油囊适当开大,以保证进油量。油囊开大对轴瓦运行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4.2自润滑的滑动轴承因散热条件差温度高的现象相对多些,现场处理时除上述方法还应注意,定子温升对轴瓦的影响。
5、漏油
滑动轴承漏油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供油压力过大,会使轴承座内有面升高,多余的油来不及流回供油系统的油箱中。供油压力过大也能产生油雾。
2)防护等级要求高的电机可以靠改内盖结构,在电机外部通正压气体的方法,消除内盖区域的负压,解决漏油问题。同样的道理YB系列高压自润滑结构的电机,风扇端轴承会因电机外风扇工作时产生的负压向外漏油,漏出油被风吹走,在风管中流到电机轴伸端,解决方法相似。
3)很多电动机对轴承腔内正压或负压值很敏感。***大允许值是±30pa。用气压计来进行测量。为了减小压差,要求:
_轴承腔周围的所有分开面接头接缝、气封圈均应密封。
_观察窗的功能要完备。
实际上,轴承进油口的压力是无法控制的,说明书上要求的0.01~0.05Mpa的油压是为了保证从润滑站出来的润滑油克服管道阻力后能顺利地流到轴承座内部,油进入轴承座后的油压是零,轴承座进油口的压力也是零!我们控制的是润滑油的流量,节流孔板、调节阀(节流阀)均是流量调节元件。在回油畅通的情况下流量调节到油窗的一半正好。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向外漏油,如漏油应检查浮动油封的回油孔是否堵塞,清理回油孔,把回油孔适当钻大能很好地解决向外漏油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不用更换浮动油封。
根据向内漏油的机理,除了通风,通正压气体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油雾向内漏油的阻力来解决漏油问题,***的方法是用硅质密封胶把***外侧的浮动油封的油槽填满(***多可以填满两道槽),靠密封长度加长,增加油雾流动的阻力解决漏油问题。
6、振动
电动机空载时,按GB10068,《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在自由悬置状态,测得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振动烈度有效值不超过3.5mm/s,在刚性安装状态下,测得垂直和水平方向胡振动烈度有限值不超过2.8/s,轴向振动烈度有效值不超过4.5mm/s。
处理电机振动问题,按以下步骤进行:
1)、把电机和主机脱开,空试电机;
2)、将底脚螺栓拧紧,指示标调到零。把电动机驱动端的一个底脚螺栓放松;查看指示表的读数变化(***大变化0.025mm),。
3)、 如四个底脚只有一个或对角2个振动超标,松开地脚螺栓,振动就会合格,说明该底脚下垫得不实,地脚螺栓把紧后引起机座变形产生振动,把底脚垫实,重新找正,拧紧地脚螺栓.
4)、在基础上,4个地脚螺栓全松开,振动仍超标,检查轴伸联轴器是否和轴肩平,如不平,轴伸上多余的键产生的激振力会引起水平振动超标,(如下图)。这种情况振动值超得不会太多,往往和主机对接后振动值能下降,应说服用户使用,二极电机在出厂试验时根据GB10068--2000在轴伸键槽内装在半键。
5)、 如空试电机不振,带上主机振动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找正偏差较大,另一种是主机的旋转部件(转子)和电机转子对接后整个轴系的残余不平衡量大产生的激振动力大引起振动,可以把联轴器脱开,把两个联轴器中的任一个旋转180℃,再对接试机,振动会下降。
6)、 二极大功率电机的转子由于刚性差,长时间不用转子会变形,再转时可能会振动,这是电机保管不善的原因,和电机制造无关。
7)、 滑动轴承的电机振动和轴瓦的装配质量有关,应检查轴瓦是否有高点,轴瓦的进油是否够、轴瓦紧力、轴瓦间隙、磁力中心线是否合适。
8)、 振动烈度(振速)不超标,振动加速度超标,只能更换轴承。军标考核电机振动的指标是振动加速度不是振动烈度。
9)、 一般情况下,电机振动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向的振动值简单判断,水平振动大,转子不平衡,垂直振动大安装找正不好,轴向振动大,轴承装配质量差,这只是简单判断,根据现场情况综合考虑,查找原因。
10)、转子平衡后,转子的残余不平衡量已经固化,不会改变,电机本身的振动值也不会随着地点、工况的变化而变化,在用户现场是能处理好振动问题的。
11)、Y系列箱式电机的振动应特别注意轴向振动,如轴向振动大于径向振动的30~50%,对电机轴承的危害极大,会引起抱轴事故,注意观察轴承温度,如球轴承比柱轴承升温速度快,应立即停机。这是因为机座的轴向刚度不够引起的,应加固机座。
12)、除了极特别的情况,如柔性基础、转子变形等,须做现场动平衡或返厂处理。
上一篇: 金秋十月,2025山西医疗器械展览会与您相约太原!
下一篇: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处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投诉电话:0377-62377728 举报邮箱:fbypt@ex12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