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工企业爆炸危险区域内,应安装使用符合爆炸危险区域防爆要求的电气设备。但在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电气设备的防爆安全管理一直是个难点,现场管理难免会有疏漏,在各类检查中总能查出电气设备的防爆问题。
图为爆炸危险区域内安装使用非防爆摄像头配电箱
一、防爆电气典型问题 |
二、防爆电气管理注意事项
1、为保证使用前的设备符合防爆质量要求,《规程》规定:“防爆电气设备使用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其中煤安标志使用前要在网站查询确认煤安证号并在有效期内;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使用。
合格证由防爆检查人员贴在设备内。签发的合格证每半年更换一次。
使用前检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设备零部件是否齐全、完整。
②隔爆外壳、接线箱、底座等是否变形。轻微凸凹不平不能超过完好标准。
③隔爆外壳是否涂有防腐油漆。大、中修后必须重新涂防腐油漆。
④各进出线装置是否封堵。要用合格的橡胶密封圈、镀锌金属压圈和镀锌挡板。
⑤通电试运转,观察开、停、吸合(或运转)动作是否灵敏可靠,运行是否正常,有无杂音,放置顺序应符合规定要求。
⑥隔爆接合面间隙应符合要求,对每台设备及电器的各个隔爆间隙都要逐一测量。
⑦隔爆接合面是否有锈蚀和机械伤痕,是否涂有防锈油脂,并应进行磷化等处理,粗糙度要符合要求,针孔、划伤等机械伤痕不得超过规定。
经过检查,符合防爆质量要求的电气设备,应填写入井设备验收记录表,由防爆检查员签发“许可证”。“许可证”应注明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编号、领用单位、防爆检查员姓名、编号等。
2、防爆检查员定期对防爆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经过检查的问题建立三定处理制度即“三定表”,对三定内容限期整改后必须复查,根据复查结果要对责任人进行奖罚。
3、实行包机制是加强防爆设备在生产运行中的日常维护,保证其防爆性能经常处于良好状态的有效措施。“包机制”即根据设备的分布情况、类型、数量,按片划分小组,由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人员组成包机组,对所负责的设备包运转、包维护、包管理、包检查、检修的制度。包机组对所包设备要分工负责,实行专人专机、挂牌留名,责任落实到人,并有切实可行的奖罚制度,以鼓励职工爱护设备,加强责任心。
4、为了保证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做到防患于未然,应建立防爆设备的检查、检修制度,按照《规程》的规定,对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及主要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各种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等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
5、电气设备应做到“三无、四有、三全、两齐、三坚持”五项原则。
6、电气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7、井下电缆的选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1)电缆铺设地点的水平差应与规定的电缆允许水平差相适应。
(2)电缆应带有供保护接地用的足够截面的导体。
(3)电缆副线芯的截面应满足供电线路负荷的要求。
8、井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三、防爆电气管理改进措施
1. 加强设计管理,保证本质安全。设计管理部门应与设计单位沟通,对防爆电气、仪表接地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防爆系统符合规范。
2. 加强采购环节管理,杜绝不合规产品进入现场。设备设施采购部门要对防爆电气供应厂商进行资质审查,要对产品防爆合格证进行核查,保证设备合法合规。
3. 加强施工及验收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组织部门或检维修组织部门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严查防爆电气施工单位资质,无资质不得承担防爆电气安装及检维修施工,要严格执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开展竣工验收工作。
4. 严格变更管理。防爆场所的防爆电气线路、用电设施、仪器仪表经竣工验收合格后不得任意紧固、拆卸、更换、检维修,上述操作必须经过上级相关业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作业人员应有相关防爆操作证(防爆电工)。
5. 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基层单位对于进入存在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任何设备设施,均应履行进场检查验收程序,把好最后一道关。
6.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安全监管部门应定期开展防爆电气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履行好监督职责。
7.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企业要结合实际,加大防爆电气专项培训力度,确保各环节、各层级人员真正做到知要求、懂原理、明用途,提高防爆电气管理水平。
上一篇: 未来企业全面上云是必然,这是趋势
下一篇: 防爆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投诉电话:0377-62377728 举报邮箱:fbypt@ex12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