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油国言行不一 表面支持冻产协议背地却增加石油产量
2016年4月12日 来源:防爆云平台--防爆产业链一站式O2O服务平台 防爆电气、防爆电机、防爆通讯、防爆空调 浏览 2180 次 评论 0 次
继沙特和俄罗斯之后,OPEC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也玩起了‘言行不一'的把戏:口头上支持冻产,实际上却在加大石油产量。
彭博社援引伊拉克国家石油营销组织(SOMO)的电邮称,伊拉克3月份的原油日均产量攀升至创纪录的455万桶,2月为446万桶;原油日均出口从323万桶增至381万桶。
而伊拉克石油部发言人AsimJihad曾在3月23日表示,伊拉克将接受全球性石油产出冻结协议。
伊拉克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五,是2015年OPEC新增原油供应的来源,该国是否加入冻产协议的意愿很重要。
讽刺的是,包括上述三国在内,全球主要产油国将于17日齐聚多哈,商讨的议题正是将石油产量维持在今年1月份的水平。
事实却是:在长达几十年的国际制裁结束之后,伊拉克正忙于加大原油产出和出口。该国1月份的产油量就曾创下当时的历史记录,为443万桶/日。
不幸的是,国际油价过去两年跌去了60%以上,这让伊拉克政府的石油收入大大减少。与此同时,该国政府还要耗费巨额资金打击盘踞在该国北部地区的IS恐怖分子。
由于政府部门混乱,伊拉克石油部长AdelAbdulMahdi于3月24日辞职。
目前,能否冻产协议达成的关键可能来自于伊朗。但伊朗似乎并没有给人们丝毫希望。该国石油部长BijanZanganeh公开贬损参与冻产的想法,明确表示伊朗将持续增加产量和出口,直到他们达到被制裁之前的水平。伊朗外交部长JavadZarif上周称,伊朗寻求重夺其在国际能源市场的份额。
然而,就在多哈冻产会议之前,沙特副王储MohammedbinSalman上周放出狠话称,只有所有主要产油国都决定冻产,沙特才会参与冻产。如果任何产油国决定提高产量,沙特也不傻。他还强调伊朗必须参与。'我不认为油价下跌对我们构成了威胁,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个由供需基本面决定的自由的市场。这就是我们对市场的态度。'
华尔街见闻提及,就职于美国咨询公司DivergenteLLC的RakeshUpadhyay认为,作为过去三十年来重要的原油产业会议,多哈会谈在开幕之前就变会成一场闹剧。如果与会国家终没有能够发布达成统一协议的声明,那么它将成为一场灾难。
高盛在新发布的研报中表示,石油生产国4月17日的多哈会议预计不会让油市多头有惊喜。将产量冻结在目前水平并不能促使油市恢复平衡,因为2016年俄罗斯和OPEC产量一直维持在4,050万桶/日的平均年度预估水平。油市恢复平衡需要持续的低油价,预计2016年第二季油价为每桶35美元。
路透社专栏作家ClydeRussell认为,可行的折中方案或许是这样,沙特和其他产油国认可伊朗应该被准许先恢复到制裁前的出口水平大约250万桶/日,然后必须加入冻产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