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

热门搜索: 防爆监控 电动机 防爆暖通 防爆风机

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解读 电商会议 人物观点 电商数据 电商干货 电商报 博文资讯 客户库 企业库
首页>新闻详情

什么原因让服务机器人“可望而不可即”?

2016年1月15日 来源:科工网 浏览 523 次 评论 0 次

中科院自研所工作人员说,即便在号称“机器人王国”日本,智能服务机器人都还没有实现产业化,在我国的应用和使用范围就更加寥寥可数了,只有在一些科技馆内、展厅上及部分高级餐厅里能够见到他们的身影。在上海工博会上展出的几款智能卡通服务机器人,仅仅成本就高达20多万元,市场销售价格高达30万元以上,光一个机器人外壳测成本就需要2万元。“成本无法降低,就无法量产,所以当前服务机器人更多是处于技术研发和展示的阶段,距离进入百姓家还有相当远路要走。

专家表示,要投入巨大的科研经费在智能机器人在研发阶段以及机器人本身的各种新型设备,量产也比较难,终导致机器人产品的价格高,普通百姓无法接受,因此很难成功打入大众消费市场。

一直以来,过分重视技术与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相脱节,使服务机器人不能商业化,服务机器人成为消费者眼里只是观赏的神奇产品。尽管林林总总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不断被研发出来,至今几乎没有实现市场化的机器人产品。

  服务型机器人的商业化需要走很长的路,工程师们不能闷在实验室里研究机器人技术,需要和人们的需求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相结合才行。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品牌商品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豫公网安备41130202000490号 | 豫ICP备19015714号-1 (版权所有 防爆云平台 © Copyright 2009 -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