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院士:十五五智能制造推进的战略思考

2025年5月20日 来源:防爆云平台--防爆产业链服务平台 防爆空调 防爆电气 防爆电机 防爆风机 防爆通讯  浏览 12 次 评论(0)

在"十四五"智能制造工程累计建成800余座灯塔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突破8000万台的背景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最新行业峰会上提出,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竞赛新态势,"十五五"时期智能制造发展需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战略跃升。这场关乎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的变革,正迎来关键的历史性窗口期。

一、战略转型:从"机器换人"到"系统智脑"

周济指出,我国智能制造已跨越初级阶段的设备自动化,正迈向以"数字孪生+工业大脑"为核心的系统智能化新阶段。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能工厂平均数据采集率提升至72%,但工业知识软件化率仍不足30%,暴露出"硬件强、软件弱"的结构性矛盾。"十五五"期间需要重点突破三大瓶颈: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字主线技术体系,实现工业机理模型库规模突破百万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平台,力争在2027年前实现核心工业软件国产化率超过60%;建立人机共融的智能决策系统,使制造系统具备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能力。

二、技术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院士团队研究显示,智能制造2.0时代将呈现"5G-A+工业互联网+AI大模型"的技术融合特征。周济特别强调三大创新方向:在设备层,要研发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智能工业终端,预计到2025年智能传感器渗透率将突破85%;在网络层,构建确定性工业网络,实现微秒级时延和99.9999%可靠性;在平台层,打造行业级工业大模型,重点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培育20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垂直模型。值得关注的是,华为昇腾、百度飞桨等国产算力平台的技术突破,为构建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技术生态提供了关键支撑。

三、产业重构:制造服务化转型加速

周济援引典型案例指出,三一重工通过"根云平台"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收入占比已超35%,印证了"产品即服务"的转型趋势。"十五五"期间需要着力培育三种新模式:基于数字孪生的预测性维护服务,预计将降低设备故障率40%以上;按需定制的柔性制造服务,推动规模定制成本逼近批量生产水平;产业链协同制造服务,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百万级企业形成生态集群。数据显示,2023年制造业服务化收入占比达12.7%,2025年有望突破20%关键节点。

四、生态培育:新型举国体制创新

针对当前存在的"产学研用"协同不足问题,周济建议构建"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在基础研究领域,组建国家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重点攻关智能感知、自主控制等"卡脖子"技术;在应用推广层面,实施"百城千企"智改数转行动,计划五年内推动10万家规上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在人才培养方面,推动"新工科"教育改革,预计到2030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将达300万,急需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苏州、深圳等地已试点"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开创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耦合的新范式。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周济院士特别强调:"智能制造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制造业生存权的必答题。"随着《"十五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这场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制造业深刻变革,正在重构全球产业竞争新版图。当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实现"双螺旋"式协同进化,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跃迁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热门标签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suyuanxu@126.com

QQ:342897643

微信:suyuanxu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豫公网安备41130202000490号 | 豫ICP备19015714号-1 (版权所有 防爆云平台 © Copyright 2009 -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