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国工信部发布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制造业领域,要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建设,并打造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场景。这一方案将助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变革。工业机器人作为从“制造”到“智造”的关键基础设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围绕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业展开激烈竞争。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成为产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方向。相比于传统的工业设备,工业机器人具有易用性、智能化水平高、生产效率及安全性高、易于管理且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这使得它们可以在高危环境下进行作业,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数量,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材料消耗并降低生产成本。
相关数据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现存的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已经超过了23.1万家。仅在2023年的前十个月内,就有2.2万家以上的相关企业被注册。
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些企业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但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是拥有最多相关企业的省份。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和影响力。江苏以其强大的实力在各省份中位列第一,拥有超过4.2万家相关企业,广东和山东紧随其后,分别拥有3.8万余家和2.3万余家相关企业。
从成立时间来看,52.8%的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成立于过去1-5年内,而成立在1年以内的企业占比约为27.2%。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主要由原材料、零部件(上游)、机器人本体(中游)、系统集成(下游)以及行业应用等几个环节组成。在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成本结构中,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占比非常高,伺服系统、控制器与减速器成本占比超过70%,其中减速器成本占到一半,而本体制造仅占15%。这主要是因为工业机器人的驱动与控制功能都依赖于核心零部件,与本体制造相比,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壁垒更高,因此生产成本占比高。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展。根据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已经占据全球比重的超过50%,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无论是自动化生产、汽车制造、物流、医疗还是3C电子等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都在不断加速拓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正在不断推动着中国制造业的进步和升级。
专利分析
自2023年1月至今,已有超过1400项专利申请。其中,工业机器人的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1万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发明专利次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量最少。近三年(2020-2022年),专利申请量逐年上升,从1500余项增长到2100余项。
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为工业机器人行业描绘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源于产业升级的需求推动。制造业不断追求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优的产品质量,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升级,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高端制造业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另一方面,国产替代的趋势也为工业机器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内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进步,国产机器人在速度、精度、稳定性等性能方面逐渐接近进口机器人水平。国产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应用逐渐扩大,逐渐成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的重要力量。
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将会被大量带动。在这个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目标。《中国制造2025》和《“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两个政策文件都设定了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的目标,对国产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均提出明确要求。
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国产工业机器人在产品性能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其性能和可靠性已经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同时,国产机器人的性价比和服务水平也更具优势,使得国产机器人在市场上的份额逐步提升。除了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机器人出海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国内制造业“走出去”以及全球制造业向东南亚、拉美的转移,机器人出海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下一篇: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什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投诉电话:0377-62377728 举报邮箱:fbypt@ex12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