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奔涌而来的2025年,企业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关乎生死存亡与长远发展的必答题。不同规模和性质的企业,在转型之路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与挑战,下面我们分央国企和中小型企业来详细探讨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
一、央国企数字化转型
1.战略高度统筹规划:
央国企应站在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制高点,制定全面且具前瞻性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以能源行业央国企为例,结合国家“双碳”目标,将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能源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紧密相连。设定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如在未来1 - 2年内,实现能源生产环节关键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覆盖率达到80%以上,5年内打造出智能化能源管控体系,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碳排放。
2.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加大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建立自主可控的云平台,确保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在大数据分析方面,深入挖掘企业运营数据、市场数据和用户数据,为精准决策提供依据。例如,通信行业央国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网络资源配置,提高通信质量和服务水平;金融行业央国企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支付的高效、安全与透明。
3.组织架构变革适配:
打破传统层级式组织架构,构建敏捷、灵活的数字化组织。设立数字化转型办公室或首席数字官(CDO),负责统筹协调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推动跨部门协作,组建包含业务、技术、数据等多领域人才的项目团队,以项目制方式推进数字化项目落地。例如,在推进智能供应链建设时,采购、物流、信息技术等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打造高效、智能的供应链体系。
4.数据资产精细管理:
建立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从数据标准制定、数据质量管控到数据安全保障,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统一数据标准,消除数据孤岛,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例如,制造业央国企对生产数据、设备数据、供应链数据等进行整合分析,通过预测性维护减少设备故障,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5.产业生态协同共建:
发挥央国企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与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共建数字化产业生态。在智能制造领域,央国企与零部件供应商共同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生产;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二、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
1.明确转型切入点:
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痛点,找准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例如,零售型中小企业可从客户关系管理(CRM)数字化入手,利用线上营销工具和数据分析平台,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提升客户忠诚度;生产制造型中小企业可先实现生产设备的联网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借助SaaS服务上云:
采用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通过租用成熟的云ERP、云MES、云CRM等软件,快速实现业务流程数字化。如餐饮企业借助云点餐系统、云收银系统,实现点餐、收银、库存管理的一体化和信息化,提升运营效率。
3.人才培养与引进并行:
一方面,加强内部员工数字化技能培训,通过线上课程、线下讲座、内部交流等方式,提升员工对数字化工具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数字化背景的专业人才,如数据分析师、电商运营人才等,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4.融入产业集群数字化:
依托产业集群的优势,与集群内其他企业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例如,在家具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联合建立数字化设计平台、共享物流配送中心,实现设计资源共享和物流成本降低;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参与其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提升自身数字化水平。
5.数据驱动决策优化:
重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市场趋势、客户需求和企业运营状况。利用简单易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如Excel高级功能、在线数据分析平台等,对销售数据、财务数据、生产数据等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如优化产品定价、调整库存策略。
2025年,央国企和中小型企业虽在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都需坚定信心,积极行动,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
上一篇: 企业如何提升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
下一篇: 构成隔爆外壳——部分的呼吸装置和排液装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投诉电话:0377-62377728 举报邮箱:fbypt@ex12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