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

热门搜索: 防爆监控 电动机 防爆暖通 防爆风机

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解读 电商会议 人物观点 电商数据 电商干货 电商报 博文资讯 客户库 企业库
首页>新闻详情

B2B将成孕育行业独角兽的大跑道 产业+互联网是未来大多数企业转型的选择

2017年3月8日 来源:天云聚合B2C2B--亚洲最大、最安全的网上交易平台 浏览 454 次 评论 0 次

互联网就如同啤酒,啤酒肯定有泡沫,但啤酒并不是泡沫。

互联网 + 一个一个产业,既是产业凤凰涅槃的机会,也是互联网概念落地、价值放大的机会。

某种技术渐趋成熟之时,才是它和产业真正深度融合,产生具有经济和社会意义的革命的阶段。

逐步进化到‘互联网+产业’模式阶段,战略格局的提升意味着资源整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意味着生态和平台价值的提升。

什么是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是互联网深入产业价值链,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交融竞合的新常态。

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的互联网技术条件和环境下,那些既了解产业又了解互联网的创业者或团队,基于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业态进行重新定义,对产业资源及产业价值链进行全方位重组,对商业模式进行重新设计。

B2B、大数据、SAAS、产业互联网金融、社群新媒体、平台化合伙人制、众创空间都是各个产业的产业互联网浪潮中可能的创新业态和落地的商业范式。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比如京东、天猫这样的B2C电商)、以及企业互联网(比如钉钉、纷享销客这样的SaaS服务)不同,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之前十多年的发展,可以说主要是在消费互联网领域,而现在和今后的发展空间则主要是在企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尤其是产业互联网。

在包括前互联网的任何时代,国民经济一直都是由大众市场和垂直产业组成的。每一个垂直产业也都可能同时面对一个大众市场,比如医疗产业是垂直产业,但健康的需求形成了大众市场;教育产业是垂直产业,但学习的需求形成了大众市场;媒体是垂直产业,但获取信息和内容的需求形成了大众市场……每一个产业都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每个企业内部也有一个价值链。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产业部门间基于技术经济联系,而表现出环环相扣的关联关系的企业群结构。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产业链发展程度的提升往往是和社会分工程度的提升以及市场交易程度的提升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从价值链的角度看,消费互联是产业链的‘后一公里’,也就是说,经销商和终端跟用户之间的关系,已经被不同程度地互联网化了。这产业链的‘后一公里’、营销全过程的‘临门一脚’虽然至关重要,但相比整个产业价值链而言,毕竟还只是若干分之一的市场规模和价值空间。

前十几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聚焦于消费互联网,已经形成了如此大的势能,造就了那么多的上市公司和富豪;一旦互联网渗透到各大产业的深水区,实现产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可能爆发的潜力和造就的财富怎么高估都不过分。

产业互联网的深入快速发展,必然也伴随着企业互联网的深入快速发展。企业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著名经济学家波特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企业的边界本来就是管理和交易的替代。一个价值环节、一个职能岗位如果管理成本高于交易成本,那就更适合放在外面,通过产业链的交易去获得。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改变着管理成本以及交易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带来了企业边界的模糊甚至企业的无边界化。

因此也可以想见,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动力,会不断拉动和倒逼管理软件的SaaS化,推动企业互联网的发展;而企业互联网的发展,业务流程和管理的SAAS化,也能更好解决企业和企业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从而为企业融入产业互联网、和上下游深度协同和敏捷交易、推动产业价值链的深度互联网化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先试浅水区,再涉深水区

一、‘产业+互联网’和‘互联网+产业’

产业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业态进行重新定义、对产业资源及产业价值链进行全方位重组、对商业模式进行重新设计的一个持续过程。

重组后的全新产业价值链上,可能会在每个环节脱颖而出若干个平台化公司(我们称之为‘互联网+产业’),也会在各个环节分布着大量的公司化平台(我们称之为‘产业+互联网’)。

譬如:在电商领域,淘宝和天猫是平台化公司,韩都衣舍和早期的京东就是公司化平台。在互联网家装领域,爱空间和东易日盛是公司化平台,土巴兔、齐家网、一号家居网则是平台化公司。在移动出行领域,神州专车是公司化平台,滴滴快的则是平台化公司。

‘产业+互联网’的操盘手们也许深谙互联网思维,善于做互联网营销,也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平台和渠道,但他们做的是业务、企业和产业的转型,

而‘互联网+产业’则是基于对产业的理解,是在‘互联网+’的带动之下,对微笑曲线的重建和在微笑曲线上的产业升级。为产业中人、产业中的企业服务,通过服务实现弱整合(不同于股权层面的兼并重组),做的是互联网平台的事,赚的是互联网平台的钱。

如果说千里马是一个切入工程产业的纯互联网公司,做的是‘互联网+产业’模式的话;那么一号家居网就是作为一个具有丰富产业经验和资源的传统企业,从‘产业+互联网’模式开始转型之路,进而发展到‘互联网+产业’模式。

对于产业背景的企业来说,产业+互联网是大多数企业转型的现实选择!抓住消费升级和消费者世代更替的机会,定位于精准的细分人群,重新定义和包装品牌,重新打造产品和服务,规划并扩展少而精的产品线,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和渠道,创新营销策略,实现品牌传播和营销增长;或者抓住产业结构性转型中不同类型的渠道和终端此消彼长的机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以及自媒体、社群等新型营销理念、方式和工具,面向更代表未来趋势和市场的企业客户供应产品和提供服务,是现实的第一步,也是必须走的一步。

通过‘产业+互联网’模式,走出创新和转型的第一步,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增强水性、锻炼队伍、积累经验、集聚资源,然后再寻找‘互联网+产业’的机会。

而‘互联网+产业’的机会,一定是在企业家熟悉的相关产业链中!所以对于每个企业家来说,当下一个必要的战略工作,就是好好审视一下你的主业以及它所在的产业链,琢磨琢磨消费者的痛点、产业链的低效点,以做互联网和做平台的思维和模式,考虑一下有什么模式可以去改造你原本所从事的产业,面对你曾经的同行乃至竞争对手,去服务他们提升他们,进而整合他们。

在前互联网时代,类似于义乌的小商品城、绍兴柯桥的轻纺城、河北白沟的箱包城等等专业市场,和区域内专注于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上既分工又合作的众多小企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又一个产业集群。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大平台,加上产业的小而美,会形成新型的产业集群,构成未来中国的产业和经济图景。

B2B和大数据:产业互联网的一体两面


B2B:孕育行业独角兽的大跑道


B2B是电子商务的一种形态,广义的电子商务就是互联网+,指各行各业,个人、企业、政府等组织以及他们之间的各种商务或活动的信息化和互联网化。而狭义的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渠道,在客户、供应商、政府及其他市场和产业中的相关参与方之间撮合和实现交易。

按照交易对象,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三大模式,当然从属于以上三种模式或者介于不同模式之间的特殊创新形态也不少,比如企业对政府的电子商务(B2G)、企业-消费者-代理商三者相互转化的电子商务(ABC,安利有点点这个意思),很多企业宣传的工厂直供消费者的模式(F2C),以及近特别热的工厂直供终端的模式(F2R)等。其实F2R应该是属于B2B的一个变种。

阿里的淘宝源自于消费者对消费者(C2C)模式,而天猫则属于企业对消费者(B2C)模式,而阿里赖以发家的业务也就是现在的1688则是企业对企业(B2B)模式。只不过1688和慧聪网等一样,主要起家于面向交易的信息数据服务阶段,而向交易撮合的探索则多少有点雷声大而雨点小;垂直领域的金银岛、找钢网、科通芯城、美菜网等等则不但已经开始了交易撮合的探索,过度激进者甚至开始涉足自营业务。

和B2C相比,B2B具有以下特点:交易方相对少而固定,交易过程相对复杂但规范、交易对象广泛且包含标准化产品和非标准化的服务、交易金额一般相对较大。所以,B2B着重于企业间网络的建立,供应链体系的稳固,而不用像消费互联网一样依靠用户数量在短时间内的快速规模扩张。

B2B必然是产业化的,而任何一个产业也都存在巨大的B2B交易的创新机会和市场空间。对于极具产业属性的B2B市场,产业中人天然具备信息、经验和资源上的优势,而新进入的外来颠覆者则很难真正跨界打劫。

大数据:沙中炼金和挖掘沙滩下面的金矿

大数据(big data)指的是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常规的数据库工具和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获取、整理、存储、管理和分析并帮助企业经营决策的数据集。

大数据通常具有几个特点:数据量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速度快、时效高,相关性重于因果性,非结构性多于结构性等等。然而仅仅从创新技术视角关注狭义的大数据显然有失偏颇,传统意义上结构化的、存在因果关系的数据(或者说叫小记录)显然更有价值。而非结构性的数据也通常需要转化成结构性数据并从中分析挖掘出因果逻辑来才更有价值。

所以,我们不仅仅关注依托大数据技术,在各个产业内部用数据技术解决产业内部营销、产品、消费者洞察、用户匹配等问题的产业;我们同样关注一切以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应用,产生商业价值的产业以及服务于该核心产业形态的技术、平台、咨询等关联产业,我们认为他们都可以归到广义的大数据产业。

前面几年,大数据已经炒作得足够的热火,数据堂、合合信息(启信宝)等企业都受到了资本的追捧。然而除了少数比较有产业基础或真正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以外,正如业内流传的一个笑话所讲的:大数据就好像十岁男性口里的性生活,所有人都在谈论,但事实上所有人都没有经历过,但是所有人都认为其他人可能已经经历过了,然而为了面子也羞于承认自己其实对它并不了解。

然而数据终究是有价值的,而且数据无所不在!在对的地方找到或提炼出对的数据,然后把它直接或经过化合后用于对的地方,就是大数据的商业之道。

产业和互联网深度的交融竞合,本身就伴随着产业链中各个环节间B2B交易模式渗透率的提升和大数据的积累。能够促进交易的数据才是有价值的数据,也是能定价销售的数据;而交易数据本身其含金量就要高于其他商业数据,甚至交易数据和其他商业数据的化合,能起到对其他数据点石成金的作用。而基于数据进行精准营销,客户导流、撮合交易本来就更具有可行性,只不过前几年这块的尝试更多出现在B2C领域,而现在B2B领域才是数据促进交易的用武之地。

在产业互联网的各种模式中,B2B和大数据就是相互促进的一体两面。

这是谁的舞台?


从事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创业或内部创业也好,还是做产业的‘互联网+’也好,都是从0到1的创新,也是一个从1到100的创业。‘产业+互联网’和‘互联网+产业’都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和企业家。


产业互联网需要既了解产业又了解互联网的创业者或团队,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具有外部人视角的内部人’,一部分是‘具有内部人视角的外部人’。

‘具有外部人视角的内部人’

具有外部人视角的内部人包括企业家精神未减的传统企业老板;以及老板的儿子、女儿、女婿、儿媳以及侄子侄女等所谓的‘富二代’;也可以是第一代企业家在同乡邻居、自己朋友圈、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一线员工、自己服务的客户、代理自己产品的渠道商、给自己供货的上游厂商……所有这些利益相关方中,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思维、管理能力的年轻人。

我经常跟传统企业的老板讲:“你应该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支持自己的二代,在与自己主业存在一定相关性的领域进行‘产业+互联网’或‘互联网+产业’的创业,当然前提是他(她)自己有这样的想法和创意。”

这样的创业,是第一代企业家相对看得懂、有产业资源、有人脉关系,能帮忙不添乱的事。这种内部创业和风险投资既是短期内对主业的促进,又是长远应对互联网+挑战的对冲安排。通过内部创业、产融互动,主业的升级转换和股权的并购变动也就实现了二代通过创新和创业在所有权到经营权上的真正接班。

‘具有内部人视角的外部人’

那些长时间专注于特定产业,为它们进行专业服务的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咨询公司、培训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投资机构从业者,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厂商,以及互联网等媒体、广告平台,对该产业非常了解,又有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能力,能跳出具体的产业和企业来看待问题的,自然就是人选。而且这一类人中,大有愿意主导或参与产业互联网的创新和创业的人。

很多时候,对于希望跳出自己业务局限,打造一个面向全产业的‘互联网+产业’平台的产业龙头来说,收购一家具有产业服务经验的互联网软件、新媒体企业或专业服务机构,然后再对其进行股权等多层次的充分激励,往往是比自己从头培养更快也更有效的方式。

具有外部人视角的内部人和具有内部人视角的外部人,联合在一起形成创业团队,既能得到资本的青睐,也更有可能发现产业互联网中真正的大机会,找到正确的路线图,克服创新和转型路上会遇到的沟沟坎坎,把自己打造成成功的独角兽。

至于在这样的创业团队中,谁更适合当领头的老大,则并没有一定之规。当然,一般而言,如果这个创业项目更多属于‘产业+互联网’类型,那么领头的是‘具有外部人视角的内部人’;如果这个创业项目更多属于‘互联网+产业’类型,那么领头的是‘具有内部人视角的外部人’。

关键人才和利益相关者的平台和社群

对于‘产业+互联网’这样的创业者,在做好自己的产品和业务的同时,适当的融入和借助于一些大的互联网平台和产业社群圈子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面向自己企业内部价值链中一些知识经验密集型环节或者需要创意和创新的环节,采用合伙人制,为掌握核心资源的关键人才打造一个充分激励又有效服务的内部创业平台,让他们就向自己经营一个企业一样‘当老板’、‘为自己打工’,已经成为一个制度变革的趋势。

而对于立志于打造‘互联网+产业’这样的平台化公司的创业者来说,构建自己的内部平台就远远不够了。面向产业链招募更具开放性的合伙人,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大平台,同时打造基于线上积聚和连接、基于线下合作和交易的产业链生态社群圈子往往是战略落地和目标实现离不开的一个举措。所以,很多产业龙头以及希望成为龙头的平台型公司,往往都会主导推动一个具有清晰产业定位、按照‘众筹+众包’模式运作的众创空间。

P2P已死,产业互联网金融永生


对于产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数据产品销售收入、交易撮合佣金、广告费以及将这些服务和收费打包的会员费都是常见的盈利模式;然而对于一个把产业中的关键用户积聚在一起,把产业中各个环节的交易吸引到平台上进行撮合,通过SAAS服务延展到交易前后的各个环节从而掌控了有价值的数据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而言,那些都是小钱,利用数据提供金融服务才是的红利所在。这就是产业互联网金融!


产业互联网金融形式多样,应用灵活,包括支付结算、消费信贷、第三方保理、股权众筹、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等传统的产业金融形式,都可以基于产业互联网平台的用户黏性和数据资产,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金融的核心首先是资产(财富)和债务(项目)的错配,其次是风险的发现、评估、定价、转移和控制,而这些无一不依赖于数据,尤其是商流、物流、信息流、人流、资金流这些数据以及数据间的关系。

在产业没有充分互联网的时代,由于商流、物流、信息流、人流、资金流没有被充分的信息化也没有被可控的共享,对于产业金融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就很难做得非常到位,而金融服务的风险控制也就很难做得很好。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品牌商品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豫公网安备41130202000490号 | 豫ICP备19015714号-1 (版权所有 防爆云平台 © Copyright 2009 -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