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

热门搜索: 防爆监控 电动机 防爆暖通 防爆风机

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解读 电商会议 人物观点 电商数据 电商干货 电商报 博文资讯 客户库 企业库
首页>新闻详情

阿里巴巴集团总参谋长曾鸣:顺势才能明道,明道才能取势

2017年11月30日 来源:防爆云平台--防爆产业链服务平台 防爆电气 防爆通讯 浏览 3261 次 评论 0 次

如果说马云是呼风唤雨八面玲珑的宋公明,那在马云身后为其出谋划策的智多星必然是曾鸣先生。在跟着马云一路创业成长的过程中,曾鸣坦言创业从0到0.1难。近日,曾鸣教授在长江商学院EMBA首期、2期、3期校友返校日活动中,做了“顺势、明道、取势”经验分享会,现在防爆云平台(www.ex12580.com)把曾教授满满的干货分享给大家。
  
  曾鸣教授:
  
  很高兴能够回来,就像回家一样的感觉,这十五年真的是没想到过得这么快,但对我而言也发生了很多以前根本想象不到的事情,这一切的源头都是从长江开始,也是因为长江才跟大家有这样的缘分,能走得这么远,非常非常感谢大家!
  
  我五年前讲过一次,可能大家还有印象,我这次回来也在想跟大家分享一些什么,正好今天上午有人问我,阿里昨天发年报,大家又都看不懂了,增长怎么这么快?我想先从这里讲起吧。
  
  取势
  
  先讲的是取势,这十五年下来核心的东西就是取势,至于怎么取势,我想展开跟大家沟通一下。
  
  这两年我也没有想到阿里能够保持这样的速度持续地增长,不仅仅是阿里,腾讯也一样、亚马逊也一样,苹果上个月刚估到9000亿美金的市值,为什么这些企业能这么快增长,关键就是取势。的势是什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如今面临的是根本意义上的范式革命,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商业跟工业时代的商业有根本性的不同,所以我们会看到这种根本性的不同在各个方面展现出来。企业的增长方式就是一个非常直观的现象,我们看到今天企业的增长方式跟过去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增长方式,这是我想今天跟大家讲的,我们本质上正在经历一个从工业时代到数据,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到智能时代的一个商业大变革,这是重要的根本判断。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判断?我们就来看一个表现,就是企业的增长。企业的增长传统上都是所谓的线性增长,线性增长到了一定的体量,大家会认为这会是一个线性下滑的过程,非常典型的U曲线。能有线性增长的企业大家就会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企业了,像大企业来说每年有10%,逐渐到3%、2%,大家都觉得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企业是个什么样的成长方式呢?第一个,它是指数级的增长,这个可能是大家注意的比较多的,比如说Uber,Uber在5年时间内市值达到了400亿美金,速度超过了谷歌,它完全是一种爆炸式的增长,滴滴也一样,几年前不存在这家公司,今年600亿美金,这些企业完全是爆炸式的指数级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跟以前相比就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再去体会阿里、腾讯这几年的发展,我发现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这样的企业不仅仅是指数级的增长,它还有一个特点是脉冲式的增长。它的增长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指数增长,它往往还有第二个波段、第三个波段,它是波段式的一次脉冲,可能一个指数级增长,然后会缓慢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能量的储蓄,它会有第二次脉冲式的增长,所以你会发现,过去几年,甚至看腾讯过去这十几年来,大概每一个人都有卖掉腾讯股票的痛苦回忆,都是你觉得它不可能再增长的时候,又有一次巨大的增长,这就是它的平台的一次次积累,一次次释放。背后的核心是因为在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经济组织基本的、核心的形态是平台,而不再是公司。工业时代发明了一个组织形态,一个基本的商业形态叫做公司,公司的典型特征是通过管理实现稳定的线性增长,网络时代核心的组织形态是平台,平台的特点不是计划,它是一种指数性的增长,是一种爆炸性的,非线性的增长,而平台背后的核心是网络效应,公司背后的核心是规模经济。所以在过去100年的工业时代里,大家追求的核心都是通过上规模、降成本,然后实现一个可以管理的线性增长。平台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都是先实现网络效应,因为实现网络效应才有指数级的增长的可能性,它才会形成这样一个增长的规律,这是我想跟大家讲的第一个核心的概念。这里其实是两套商业逻辑,每一个逻辑本身都是自洽的,工业时代的逻辑在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智能时代已经不再适用了。而在平台的竞争中间,重要的是势能,是取势,是谁能够压倒对方,先进入指数级的增长,它会像黑洞一样,把所有的资源都吸过来。
  
  大家看过去七八年的商业竞争,如此地残酷,因为它是一个能量急剧压缩,然后快速增长的局面,是谁先跑出来了这个网络,谁就处在了一个赢者通吃的格局。所以从早大家很熟悉的滴滴跟快的之间打车之战,到团购的千团之争,背后的目的都是谁先取得势能,而这个势能是一个平台开始跑起来以后,它会把所有相关的资源都吸在一起。所以在硅谷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基本上每两年,顶尖的工程师大部分都跑到一家公司去了,当这个势能起来之后,不仅仅是资本会急剧地向它集中,人才也会急剧地向它集中,各种各样的合作的资源也会向它集中。大家可以看到过去10年的商战,核心是取势,背后的逻辑是要实现平台化的扩张,只有平台才有网络效应,这个是重要的一个变化。
  
  我们一会儿再来讲怎么取势,理解势能的重要性,理解了之后不管你将来做什么,你都绕不开平台,你或者跟平台竞争,或者是平台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或者是平台上的一个玩家,你绕不开平台。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你就是想做个小生意,你的生存环境跟以前也是很不一样的。
  
  校友提问:还会有新的平台起来吗?
  
  肯定有,这中间两个层面的回答,第一个,整个这个大变革的核心是因为技术的进步,所以你要看的是技术进步的速度有没有慢下来。我觉得实际上一切才刚刚开始,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大家看到的可能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基本上没有了。但是物联网其实还没有开始,IOT的发展还没有真正开始。人工智能方面,大家看到的还是十年前所谓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技术取得的突破所释放出来的经济价值,基本上红利也没有了。但是人工智能本身也仅仅是处在一个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所以如果再加上区块链、比特币这样新的技术,实际上我认为技术至少还有20年左右的高速发展,就不用讲基因这些其他方面了,我只是讲通用技术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一定会有大平台出现,这是第一个回答。
  
  第二个回答,这也是我近一年多思考下来得出来的一个结论,实际上也是在对我自己的很多认知进行调整。可能在未来的三五年之内,不太可能出现能挑战现在全球领先的七家公司的企业。甚至某种意义上第二梯队的500亿美金梯队的企业,他们很可能会以比较快的加速度登上1000亿美金,再要出1000亿美金的企业,估计没有5年、8年的积累是出不来了,这是有些创业者要调整自己心态的地方。现在的空间不一定会再出一个1000亿美金的平台,这样的机会会越来越少,在未来的3—5年内。
  
  但是反过来,做百亿美金企业的机会是在急剧地上升,这个机会集中在非常多的领域,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智能商业才刚刚开始。我们看到的只是在一些容易被互联网打穿的行业所发生的质变,但是基本上无数的行业都在开始第二轮的传统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结合。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非常非常大的创造百亿美金、十亿美金企业的机会。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机会,真正用互联网这套思维去和传统的东西做一个深度的、实质性的结合,这个事情在绝大部分领域没有发生,而且这个空间现在非常地大。
  
  大家熟悉的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这些宏观经济上的大变革,它整个产生的裂变和能带来的机会是非常非常多的,只不过对于现在年轻的三十多岁的创业者来说,他们太想复制腾讯、阿里的成功,才会觉得特别地焦虑,觉得自己的机会没有了。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有非常多的很有潜力的巨大的创业机会。
  
  校友提问:产业的B2B平台,怎么能从这个方面发展更多一点?
  
  实际我们看互联网,互联网现在真正发生了穿透性打击的行业,我说的是通用行业,就两个,如果从商业的整个环境来说,一个是广告,广告基本上是线上主宰了整个线下的投放,这个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其实就这一个行业,零售行业都谈不上,零售行业虽然亚马逊跟阿里做得很好,但是实际上份额也只占到了整个零售的10%而已,所以你能看到这两年开始谈新零售、谈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互联网的这一块,而是跟传统商业这一块结合。
  
  广告跟零售都还只是产品生产出来的前面的这一段,真正现在互联网的发展是受整个供应链制约的。比如说你在淘宝上做营销,你可以一个礼拜有一个非常好的新产品发展和反馈过程,如果供应链只能一个月生产出来,你前端的布料染色要三个月的话,你整个是跑不起来的,你前端的优势急剧地被后端所消耗。这就是为什么传统企业跟互联网企业竞争,讲得多的一句话你搞不定供应链。
  
  但反过来,前端有优势的企业,一轮一轮地推动供应链的变革,现在我看到越来越多的B2B的环节也开始在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方法在改造自己的运营。我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很长期的大的商业变革的机会?是因为整个经济当中,真正被技术改造完成的大概也就是3—5个点而已,物流也一样。物流不管我们跑得多快、喊得多久,物流从一个角度来说,现在效率依然非常低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依然遍地是黄金,有太多的东西可以用技术变革的方法产生全新的价值。
  
  校友提问:前一段时间提出的S2b2c,作为一个小的商业,是不是跟大的平台还是有一种生态关系的,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
  
  我展开解释一下,我们做一个工业时代跟智能时代的根本的特征对比,所有工业时代你用一个词,甚至一个字有能把它形象地表达出来,它的核心理念是线,就是流水线,一条线从头到尾怎么协调好,供应链一条链它是线性的,然后刻成字,就是内部的管理从上到下一条线。由于原来信息传输沟通技术的制约,我们原来大部分的信息技术都是单向的,只能单向传播,不能够双向,也不能多对多,互联网根本的特点就是可以同时多对多地进行互动,这是之前完全不存在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所以到了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网状结构,而这个网中间就会有平台,因为网的核心节点,重要的节点就是平台。所谓的平台就是这个网上大大小小的节点,你太小了就成不了平台,你有足够大、足够多的连接,你其实就是一个平台。
  
  当我讲S2b2c的时候,我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词,这个S重要的突破一定是把供应链的模式打破了,这个就是一个网状结构。大家可以想想看,有n个b,无数个c,它后面就是一个网状的,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线性结构,供应链是一个封闭的线性结构,链主要给出确定的计划,整个链来反映。整个要改善的是把后端所有参与供应的玩家都用网状协作起来,然后再跟前端的b去配合,后服务好c,这就是的B2B的机会,B2B的机会就是把后端整个进行改造。
  
  保险也是一样,比如说保险经纪人这个b,背后是用传统保险公司的方法链条管下去,还是用网络协作的方法给他们提供他们所有要的资源,本质上是这是一个共享经济的服务,是b共享了S的服务,不是S用供应链的方法给b下命令。所有命令的方式都不是互联网的方式,所有服务的方式都是互联网的方式,b要的时候,要什么服务你就说我要,呼叫,服务按需浮现出来,那个就是网络结构的优势,网络结构可以在任何一个点上浮现出服务来。但是传统的供应链是不可能一个b说我明年要个什么新款式,整个链条为你服务,只能是说我这个服装明年就六季,我就这么定了,这个设计师说了明年流行这个,所有人都这么生产,提前六个月就备货了,后什么也改变不了,后反过来通过消费者感知,通过感知敏感b,来触发大S的服务,通过前端触发服务的都是往未来越接近的,只要是传统的大公司下命令的都是离过去比较近的。
  
  它一定是对之前的一个颠覆,只不过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词,这个S我本来叫价值网的,叫价值网对供应链的颠覆。我看到现在大部分人号称在做S2B2C的模式,实际上都只做了供应链的SaaS化,你只是把供应链用一个互联网的工具搬上了网了而已,你做了一些效率的提升,但是你没有做价值创造,这是另外一个分水岭,只要是做效率提升的都在左边,你只是把互联网当作一个简单的工具在做效率的提升,只要是在做价值创造的你都是在右边,你试图在用互联网的思维创造新的模式。对大部分人来说,效率提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提升要难得多,因为它本质上就是创新。
  
  互联网+
  
  借着这个机会我再讲一个概念,曾鸣书院专门有一个文章讲这个,我前不久突然意识到“互联网+”这个提法为什么不对,不是不对,但它为什么不产生大家期待的效果,是因为当大家讲“互联网+”的时候,觉得1+1=2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传统行业跟互联网的结合是一件巨难无比的事情,它要求的是乘法,要的是化学反应,1乘以几应该是一个十几的过程,近接触得多了,大家非常痛苦。阿里出去创业的这两年基本上是尸横遍野,输得都很惨,重要的原因是纯互联网的创业机会基本没有了,他们搞不定传统行业。不知道传统行业到底怎么玩,花时间弄懂三个行业,钱也烧光了,人也累惨了,后还没有找到一个突破口,反过来对大部分的传统行业的人来说呢,大家对互联网的理解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特别是早期有不少人觉得找一个CTO,或者是找一个合伙人是做互联网的这事就成了,其实还是不成,只不过是换个人吵架而已,背后的那个东西是现在难的地方,但是也是有价值的地方,我们讲百亿美金的突破,其实都是在这个点上,只要找到了这点,你能看得到它整个服务的成本结构会有一个急剧的变化,服务的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变化。以前你只能讲概念,说人工智能对这一定会有影响,怎么影响你是看不到的,所以传统行业的场景、物联网技术的突破,把一个传统线下场景低成本转化成一个网上的场景,再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形成智能化的商业决策,这是一个新的商业闭环,未来的创业重要的核心就是把这个闭环走出来。
  
  校友提问:阿里和腾讯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比如说一个腾讯的忠实客户,用微信也不付钱,看新闻也不付钱,发红包也不收手续费,它盈利模式是什么呢?
  
  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概念,有价值的平台一定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生态,生态的概念就是你创造的免费价值远远大于你拿来收钱的那部分价值。所以微信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交整体环境,它带来的免费的溢出,网络一定会有溢出效应,它带来的溢出效应是巨大的,他只要在这里面中间的某一个环节收钱就够了,而由于它的体量巨大,它只要收一点点钱就是海量的钱,所以微信到现在主要的收入还是游戏。以前怎么可能想象一个游戏一天能够有一亿多人玩,这是什么概念?随便捡钱。以前100万人玩就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游戏了,每天日活1亿的游戏,你想那是一个什么钱?我们刚才讲的价值创造,如果你的收费模式是一种惊喜的话,你一定是做对了,你如果还用传统的方式收钱,你做得还是不对的,说明你创造的溢出价值不大。
  
  校友提问:在网络时代平台是新的经济的组织形式,其实平台还是由公司在运作的,请问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以后是不是会有变化?或者有什么发展?现在其实也可以看到一些平台型的公司,他们也是比如说通过生态,或者是通过投资这种形式,其实好像是在做一些演化,不知道这个将来还会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像我刚才讲到,如果照这个基本判断,公司作为工业时代一个基本组织形式,在我们新的智能时代面临的挑战是非常非常巨大的,这个我其实这两年一直反复在讲这一点。借用德鲁克用过的对整个知识经济的划分,我其实把我们这个时代叫做创意革命的时代。工业革命早只是机器革命,它是一种知识经济,德鲁克从60年代就在讲,我们正在向知识经济转变,但是当我们大部分的知识都会被机器人取代的时候,也许人剩下的只有创造力,在某种程度上还能跟机器一起共舞。所以对于大部分的未来组织来说,的挑战不是管理的效率,是创新的成功概率。而你要保证一个组织创新概率的提升,你要用的原则、手段、方法跟原来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肯定会有很大的变化,只不过是现在的这批企业,在管理创新上做了很多很多的努力,但是革自己的命毕竟还是很难很难的事情,所以你会看到下一代区块链上来,区块链这一轮上来已经没有公司了,上来大家都叫基金会。区块链本身就是的平台。在这个意义上区块链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2.0,真正地走向去中心化、彻底地平台化、彻底地点对点。
  
  校友提问:在未来至少3—5年之内不会出现挑战巨无霸的对手,巨无霸之间他们会不会互相挑战?还是说他们现在已经从战略上来说都形成一种默契,还是说实际上是有这个想法,事实上形成了这种状态。如果他们要是说有这种相互的挑战,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发生什么?会不会产生一些新的机会?
  
  所有的企业都是在竞争中长大,阿里跟百度、跟腾讯的竞争也异常地激烈。走到今天相对来说,大家的核心板块都比较稳固,这几个平台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边界的定义,大概很难有谁直接把对方的核心给攻占了。
  
  当然了,这个竞争当中的挑战是对于正好处于这两三个板块之间的创业者,有的时候可能有借势的地方,但是也有可能无意中遭受灭顶之灾。像滴滴打车,如果不是支付宝跟微信支付在移动支付上的不计成本的投入的话,是不可能有滴滴这样的爆炸性的成长的,这个实际上就是两股风搞在一起,你再重的猪也飞起来了。你在这个竞争环境下,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意识到我们就在这样一个平台的时代,对你自己的竞争战略是要有帮助。
  
  明道
  
  既然这个时代取势如此重要,怎么去取势?有个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顺势才能明道,明道方能取势。我展开来讲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
  
  首先你怎么才能明道?什么叫道?既然讲到道这个层面,大家自然会觉得这是一个相对来说不太变的东西。商业的本质、管理的核心,大家讲到道就会觉得这是一个不太会变化的东西,但是我们很幸运的地方,也是很不幸的地方,我们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所以这个道其实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所以明道在这个时代变得非常地难,就讲这五年,2012年天猫双11创造了历史性的新高之后,很多传统企业的,特别是做服装的人就开始不得不正视互联网,以前大家讲网络销售,大部分的人还是不太在乎,但是2012年以后基本上都转过来要做互联网,顺着后面有O2O这些。2012年、2013年,包括大概到2014年,那时候也有一些长江同学找我讲互联网,我怕这些同学跟我讲你一定要理解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商业之道是什么。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你如果从传统行业来跟我讲你很懂商业之道,实际上的意思是说其实我比你明白,我不用变,终于你们要变了,你们不懂商业之道的人要吃苦头了。
  
  但是反过来,在这段时间,我讲是传统行业背景的人,天天来找我说互联网思想是什么?我真搞不明白,你不跟我讲商业之道,你跟我讲互联网思想,我觉得你有机会,你的机会要多得多,我之所以不跟你谈商业之道,是假定你原来的东西都懂,你要了解的新的时代的商业之道是什么,你要了解的变化是什么,而不是不变是什么。如果互联网行业的人天天跟我讲互联网思想,那也就没有价值了,他们要琢磨的反而是商业之道。
  
  在阿里内部我们这十几年天天打架,是电子还是商务,到了蚂蚁金服就是Tech还是Fin,一会儿偏左、一会儿偏右,正是在左右互搏之间,新的东西开始变得明白了,新时代的道才开始一点一点地清晰起来、浮现起来。
  
  回到我们刚开始讲的Vision,什么叫取势?风来了,是阵风?还是季风?还是长久的趋势?你根本没办法判断,只有当你明道之后你才能判断这是不是真的趋势,你才能敢取势。大家明白背后的意思吗?你看懂了以后你才能跟进去,你才敢义无反顾地往前走,其实取势背后是有一次重大的抉择的,你认为这是真正的势,在你看不懂的时候等着等着这个势就跟你没关了,因为你已经是风后的尾巴了,你怎么跟都跟不上了。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明道在这个时代一定是变化之中找不变,不变之中找变化。
  
  就像这两年讲O2O,这个也是一样的,O2O是所谓线上到线下,同样是两拨人,线下的人就觉得线下的东西终于又有价值了,你们线上的人不行了,看增长也不行了,线下的房租又起来的,我们的好日子又来了,可能过三天你发现好日子又过去了。同样线上的人也一样,你用线上的打法去打线下也一样头破血流。它同样叫O2O,同样叫全渠道、叫线上线下的融合,但是此线上非彼线上,此线下非彼线下。三年、五年以后的线上线下都是我们没有办法认出来的线上跟线下,那才是未来。今天大家都不过是给未来做垫脚石的,我们过去认为自己的所谓道都还不够,都只是为了让我们能够进一步地去理解未来之道在哪儿。这是讲的明道这一方面。
  
  明道的前提其实是顺势而为,你还是要首先跟上大趋势,这个事情本身就非常非常地难,因为每一个新的变化,背后都有无数的原因,背后的驱动力你要一点一点往里头去看,你才大概能跟得上。你要去跟这个浪,本身就需要勇气,因为一直在学习、一直要投入,一直要跟着这个发展。取势明道第一步就是要有勇气跟着这个时代不停地往前走,过去的东西不断地放下、放下,因为你不放下别人也会把它拿走,这是第一步跟上这个浪潮的发展。当然用什么方法跟是一个问题。第二个,你可以说我不玩这个游戏的,你退休了也行,但是你只要在这个场上你就得跟着往前走,这是第一个顺势而为。
  
  第二个是明道,第三个回过头来讲到这两个,终无论是明道还是取势,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回到后本分还是蛮重要的,因为变化之快很容易迷失。我们讲佛家叫贪嗔痴慢疑,你有很多短暂的利益、很多看不清的迷惑,真正要取势明道,得风气之先又要走得长久,就是你的胸怀、你的发心是怎样的,这个是很重要。
  
  换句话说,阎教授一开始讲的Vision,Vision我们如果把它理解为远见,这个远见基于明道、基于取势的话,明道就有Vision,后这个Vision从哪儿?Vision的源头其实是Mission,就是你的使命、你的本心,你没有驱动力肯定是走不了那么远的,我后来发现我做不了一个企业家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我没有野心,没有原始驱动力就没法往前跑。所以你能够看到马云在1999年提出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背后其实有很强的使命感,他可能也是那代人里面产生出来的很奇特的结合,他出身于杭州师范大学这样一个很一般的学校,但是做到了杭州市学联的主席,这是他又红又专的一面。
  
  另外一方面,杭州是中国早开放的城市。
  
  他14岁开始,他当时为了学英文,基本上每天到杭州饭店门口带着老外去游览、旅游,所以他学到的不仅仅是语言,更多的是文化,所以才有机会22岁去澳大利亚,然后还有教父,海外家庭对他的照顾,他其实是有基督教情怀在里面的,再加上武侠的行侠仗义,这三个东西凑在一起是一个很奇特的组合,各种各样的元素都有,他跟政府官员很容易在理想主义这一点上产生共鸣,为什么他在海外特别受欢迎?是因为他本身有基督教的情怀,跟海外的人很容易沟通。对于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基本上全是武侠文化起来的,只要是武侠的东西大家都喜欢,在一起很开心,所以形成很独特的凝聚力,而这个凝聚力才会让背后有一个长远的东西去付出,这个东西就是文化。其实使命、愿景、本心,这些核心是奠定了一个企业文化的本色,而这个文化的本色又带动了这样的人是愿意去付出,不但地去往前跑的,跟着这个浪往前跑,然后才有明道的机会,才能得风气之先,不仅仅是取势,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形成造势的能力。这是我想跟大家讲的取势、明道背后的东西。这两点通了以后,优术的东西就不难了,因为你自然而然地会有这样一个过程。
  
  校友提问:阿里达摩院是否是为未来取势?
  
  达摩院大家能看得出来有很多马云的影子,企业内部的企业创新我们有越来越清晰的方法,包括现在阿里都是在全球跟顶尖的企业竞争优秀的人才,我们也吸引了很多大学教授加入公司,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有一部分的纯科研还是在大学的研究院在进行,但是有一批的研究可能介于两者之间,你看得到某一天他一定会成熟,但是它的投入可能又非常地大,不是一个企业用传统方法能承担的,典型的就是量子计算。量子计算大家基本共识是这个事情早晚会成,但是实际上什么时候会成?用什么方法成?大家有没有概念。类似这样的一些科研,我们能不能够找到一种方法,在企业大学和国家之间用某种更有效的机制让这种类型的创新能够更多地在中国发生,这是达摩院背后的一个思考。但实际上怎么做,我们今天也不知道,只是在开始去摸索。
  
  阿里做的事情,像达摩院这样的事情大概都是两三年前开始酝酿的,等马云宣布的时候,我们大概有个概念会怎么做,大概做个三年能摸到一个能够入手的方法,才能开始跑起来,这个也能看到阿里思考的一个节奏,基本上是十年一个周期,想十年的大东西,但是做一年的迭代,想三年的落地的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它是“一三十”的持续迭代的循环。
  
  校友提问:后教授讲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本分,我觉得还是蛮受感触的,其实现在商业的东西据我们这个行业做支付,互联网金融里边的现金贷,其实坚守本心也很难,因为有的时候竞争使得你发现你踏踏实实做一些“从良”的事情是很难做的,你发现他们这些做不是那么踏实的事情活得很爽,整个这个行业所有踏踏实实做商业端的都做得很惨。第二个做普惠金融,你发现现金贷这么赚钱,我还苦逼的干什么,如果我不干就死了,这个坚持本心,定力很难守得住,这个问题能不能请教授再详细地阐述一下?
  
  这是每个人的选择,没有对错,反映每个人在不同时点你的感受跟当下的一个判断。比如说蚂蚁金服在过去10年里面也犯过很多错误,整体上还是坚持了我们早的思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的确是有太多暴利的机会你去不去做?这中间有你对这个事情的理解,还是你对这是一个短跑还是一个长跑的判断。现金贷是这一批又起来了,像当时第一拨做互联网,我忘记那个词叫什么了,基本上也都全军覆没了,现金贷这批人能撑多久?中间有哪个人能真正地走到5年以后、8年以后,真的也很难说。
  
  回到那三句话,大舍大得、大赌大赢、大拙大巧。后发现真正的强是拙,投机取得的东西早晚还是要还的。
  
  我后占用2分钟时间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现在在阿里已经退出一线,我不再做首席战略官,我的职务是学术委员会主席。主要的工作两个,一个是湖畔大学,可能大家听到过,主要是为创业者服务的。一个是两个月以前刚被任命的杭师大阿里巴巴独立出来的商学院的院长,我在长江坚持了这么多年只做教授,后被弄回去做院长了,这也是阿里对社会的一个回馈。
  
  我自己比较有兴趣的是做了一个曾鸣书院,正式定位是湖畔大学的研究院,湖畔大学的核心是新商业时代的成长之路,核心的就是理解新商业到底是什么,所以曾鸣书院其实是个虚拟组织,我也是想把书院的一些传统跟现在科研和教学碰到的一些问题用一种新的方法把它融在一起。其实书院全部的内容都在网上,我的微信公众号就是曾鸣书院,里面文章大概几十篇,你光看都够你消化好一阵了,大家要了解我在想一些什么,书院是一个的地方。像S2b2c我已经写了三篇文章,接下来还会继续写,我也很开心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回到研究和课堂,我喜欢的两件事情。
  
  希望以后有机会跟大家有更多的互动。
  
  祝大家一切安好,谢谢!


(防爆云平台官方公众号)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品牌商品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豫公网安备41130202000490号 | 豫ICP备19015714号-1 (版权所有 防爆云平台 © Copyright 2009 -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