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竞争中,依托数字技术发展更高水平、更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已然成为各国的战略共识。
然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却荆棘载途,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质和壁垒,没有“一键生成”的解决办法。在此过程中,只有躬身入局,吃透一个个不同的行业,才可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战略转型方案。
跨入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时代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的融合应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增长到35.8万亿,占GDP比重达到36.2%。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0万亿,已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上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未来五年,我国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充分释放数据红利,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渗透率。
2020年,我国服务业的数字经济渗透率为40.7%,制造业仅为21%,数字技术企业与制造业企业融合进程有待提升。
一方面,制造业企业缺乏数字运作思维,内部数据林立,无法形成有效协同机制,数据贬值严重;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企业不了解制造业的业务流程和企业数字化管理需求,提供的技术服务无法在制造业中得到较好应用和转化。
但纵观时代趋势,中国在上一轮的发展中,以C端消费的快速增长为显著特征,而未来的增长,显然将聚焦于B端。下一阶段,数字技术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是时代命题。
数字产业化是手段,产业数字化是目的。数字化转型甚至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在下一轮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关键。
基于对产业的洞见和研究,我们认为制造业数字化有三个明显趋势:
从企业角度,正从生产型制造业走向服务型制造业
随着价值中心开始向服务环节转移,制造业商业模式正由生产型制造转向服务型制造,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和营销维护等产业链各环节加大服务要素的投入比重。
如果说服务型制造是企业突破生长天花板的新支柱,那么信息技术深度运用就是维持稳固的坚硬底座。
企业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加强物联网、5G等信息网络技术在智能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就意味着制造企业网络协同设计、定制化服务、智慧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能够加快制造业向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转型。
大力发展以数字化为支撑的服务型制造,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促进我国制造产业迈向全球价值中高端的必要之路。
从行业角度,数字化生态服务平台正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在新基建热潮下,数字化平台将成为深化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主打方向。
通过数据集合和高效分析建设生态化产业链,平台能聚集上下游包括服务保障企业在内的制造相关企业和最终消费者,成为一个由数字串联起来的服务场。
其中各环节主体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信息互通,一气呵成进行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产品和服务交易,与此同时也能让每一家传统制造企业都能实现“上云用数赋智”,精准服务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从产业链角度,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体系正在加速完善
资金链是制约制造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数字金融是解决企业融资痛点的重要工具。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大数据行为分析了解企业财务信用状况,帮助企业找到适合自身的融资方案,也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风控成本,提高风控可靠性和投资积极性。
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供应链金融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数字技术的大力支持,这是从国家层面对数字金融投入传统制造业的肯定,也是制造业企业提高产业链资金周转能力的良机。
上一篇: 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一些想法
邮箱:suyuanxu@126.com
QQ:342897643
微信:suyuanxu
一、什么是数字化? 不同国家和不同行业,似乎对数字化转型有不同的定义。比如: 美国早在 2003 年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模式变革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都有什么,具体如下1. 精准
(来源:企业网D1net)全球37%的数字化转型项目以失败告终,研究显示,64%的项目缺乏明确路线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投诉电话:0377-62377728 举报邮箱:fbypt@ex12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