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要领域,工业互联网驱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为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专家谈》栏目开辟“工业互联网”系列专题,将邀请十余位业界资深专家多视角探讨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本期我们邀请到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数字化转型研究部主任刘棣斐和我们对话工业互联网。
一、工业互联网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价值
工业互联网是小到设备、大到工厂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共性路径,发挥着以下几方面价值。
一是数据价值显现。
推动数据成为各行业的核心生产要素和价值创造来源,基于数据实现更加精准的决策。
二是产业价值重构。
深刻变革现有的产业链价值链组织模式,创造新型业务模式和产业环节。
三是推动敏捷创新。
帮助企业更快对市场变化做出响应,及时发现并捕捉潜在的商业机会。
四是形成生态合力。
整合产业资源,通过生态合作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作战能力。
二、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的路径和成效
工业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得到深入实践,形成三类主要路径:
一是推动制造体系的智能化升级。
打造智能排产、工艺优化、质量追溯、设备故障预测等一系列智能化应用场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有83%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后生产经营效率有明显提升。
二是实现研发和服务范式的变革创新。
一方面构建“模型仿真+数据分析”的新研发路径,带来创新效率的指数级增长。如人工智能可节省50%新药物研发时间。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产品+服务”方式加速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
三是实现生产组织和企业形态的颠覆重构。
供应链组织形态从“链式”向“网状”转变,显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涌现一批适配全流程数字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的数字原生企业。
三、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办法
第一个挑战是基础不牢。
大量企业仍在自动化和信息化补课过程中,现有生产、经营水平还无法支撑智能化应用部署。
第二个挑战是供给不足。
除“卡脖子”环节外,我国还缺少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产品,有80%左右的数字化服务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定制化项目的交付上。
第三个挑战是数据价值。
国内工业数据应用大部分还停留在可视化这一较浅层次,且数据安全问题导致工业数据难以进行自由流通,限制了数据发挥更大价值的潜力。
第四个挑战是资金人才。
普通企业面临较高投资压力,且缺少既懂制造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针对上述挑战,我国政府和产业界下一步还需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提升和智能化普及。
以诊断评估带动中小企业精准识别痛点问题、明确转型方向路径,以技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大范围实施数字化技术改造,推动“哑”设备联网、智能装备部署、云化软件应用和数据分析优化,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效益。
二是加强技术产品创新和产业转化推广。
编制工业互联网技术路线图,汇聚创新资源开展协同攻关,打通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创新链条,重点培育一批应用价值大、市场需求广、部署成本低的优质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普及推广。
三是提升数据要素供给和应用水平。
推动企业从可视化管理等浅层次低价值应用向智能决策优化等深层次高价值应用拓展。面向重点产业打造行业级可信数据空间,实施可信数据空间测试床,促进数据流通。
四是加强数字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布局。
持续推进网络、标识、平台、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和一体化融合应用,以低成本资源共享降低企业转型投入压力。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等载体,提供测试评估、诊断咨询、供需对接、人才培训等综合服务,为企业转型提供保障支撑。
上一篇: 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一图全解
邮箱:suyuanxu@126.com
QQ:342897643
微信:suyuanxu
一、什么是数字化? 不同国家和不同行业,似乎对数字化转型有不同的定义。比如: 美国早在 2003 年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模式变革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都有什么,具体如下1. 精准
(来源:企业网D1net)全球37%的数字化转型项目以失败告终,研究显示,64%的项目缺乏明确路线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投诉电话:0377-62377728 举报邮箱:fbypt@ex12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