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低迷重创能源新贵 危机下页岩气有望涅槃重生
2016年3月9日 来源:防爆云平台--防爆产业链一站式O2O服务平台 防爆电气、防爆电机、防爆通讯、防爆空调 浏览 2385 次 评论(0)
半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已跌幅过半,此前在美国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的“能源新贵”—页岩气产业正在遭受有史以来严重地冲击。有业内人士认为,油价对页岩气以及新能源革命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将取决于油价在低水平的位置能持续多长时间。
美国“页岩气革命”改变了全球能源格局,中国能否借助“页岩气革命”改善能源结构备受各界关注。从现状来看,页岩气正在中国迎来一个新时期。
近日,国土部网站透露,2014年中国页岩气产量13亿立方米。这与2014年9月17日,国土资源部召开的“页岩气勘查开发成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预估要低一点——当时预计2014年页岩气产量15立方米。
此前,根据2014年3月召开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累计完成页岩气钻井285口,2013年页岩气产量达到2亿立方米。2012年,我国页岩气产量仅为2500万立方米。
不过,需要提及的是,2014年7月,经国土资源部审定,中国石化所属的涪陵页岩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067.5亿立方米,是国内成功进入商业开发的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的成功开发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国家。
而考虑到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页岩气勘查开发技术攻关,而我国在页岩气基础调查、勘查、开发以及技术装备等方面用了5年进行探索,短短五年间,中国页岩气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未来中国页岩气开发潜力仍然值得期待。
美页岩气正遭受
“史上严重”的危机
曾引发美国“能源革命”的页岩气行业因为原油价格暴跌而正在遭受“史上严重”的冲击,而且,由于原油价格仍无止跌迹象,这种冲击将愈演愈烈。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美国天然气产量中8%为页岩气,2009年美国成为了全世界的页岩气出产国,到了2013年已经飞速增长到接近40%。
此前,中石油政策研究室发展战略处处长唐延川向就向有关媒体称,如果国际油价长期处于每桶70-80美元以下,非常规油气将无利可图。同时,油价持续下跌也会影响支持页岩气革命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页岩油气的资本支持,甚至可能导致该行业资金链断裂,从根本上威胁非常规油气的发展。
另有专家测算,一般页岩气的成本能够承受的油价是在每桶60至70美元之间,而现在已经跌到50美元以下,投入无法获得回报,亏本的开采势必会受到影响。
此外,标准普尔研究显示,随着油价不断下跌,在美国100家中小型页岩气企业中,有四分之三由于高负债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该研究指出,如果不出意外,2015年第一季度大部分美国页岩气企业将会面临银行信用额度的缩减,外加营收下降,这些企业将被迫削减资本支出。
公开资料显示,由于近年来水平压裂井技术的突破,美国页岩油气生产商疯狂钻井,油井钻机在去年10月份已达到了1609口的历史高位。但自去年6月份国际油价一路下跌以来,美国的页岩钻井正日益萎缩,截至本月9日,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美国油井钻机已减少至1421口,达到了自去年2月份以来的水平。
另有媒体报道称,1月13日,美国一家名为WBHEnergy的美国页岩油开采公司提交了破产申请,这家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民营公司,贷款人已拒绝再度提供资金支持,使其成为美国本土第一家破产的页岩油公司。
国内页岩气前景遭质疑
原油价格跌跌不休,美国三分之一页岩产业已经被低油价击垮。而我国正处于页岩气开发初期,地质条件复杂,技术也不够成熟,在低油价面前,我国页岩气开发前景也开始遭到质疑。
截至2014年,包括前两轮招标出让的21个页岩气区块在内,全国共设置页岩气探矿权54个,面积17万平方公里,引入除石油公司以外的17家投资主体,累计投资超过200亿元。
而目前,两桶油仍旧是页岩气开发的主力。众多分析师指出,中石化在中国石油公司中对页岩气开发为激进。成品油销售板块混合所有制而带来的资金中,一部分会被用来满足页岩气开发所需的资本开支。中石化2017年页岩气目标产能100亿立方米,目标产量70亿立方米,但也将面临页岩气盈利能力和气量增长空间有限的风险。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石化页岩气区块单井投资为8000万元,远高于中石油威远区块公布的6000万元-6500万元,然而中石化的综合成本仅为每立方米天然气1.82元,远低于中石油的2.4元。但相比中石化,中石油的取水更为方便,用水成本应该更低。在常规油气市场中,项目开发前会做好详尽的勘探工作。但是,有关部门要求页岩气开发限定时间内实现一定比例的投资,因而油气公司为了满足资本开支要求,勘探和开发同时进行。
实际上,由于我国页岩气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诸多困难,地质条件复杂,技术上也不成熟。业内人士称,我国页岩气的地下地质条件比北美复杂、埋藏深度普遍比北美深、成熟度比北美高,地表条件比美国复杂、施工难度大,这些都导致我国的页岩气开发成本偏高。上述分析师还认为,在焦石坝高产出区块周边区域的勘探结果不如预期地那么成功,这也很可能让市场对中石化页岩气长期发展的前景产生疑虑,勘探前景堪忧。
不过,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副总经理何江川曾公开指出,2014年以来,中石油在页岩气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2015年,中石油页岩气产量将激增26倍,由2014年的1亿立方米增加至26亿立方米。中石油方面表示,目前其页岩气的开发生产正在进入一个加速期,期望“十三五”期间,页岩气的产量能有大幅增长。
这也意味着,“十二五”末我国页岩气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的目标应该能够实现。
行业孕育新一轮整合重组机会
风险之下总是伴随着新机遇。经过一波优胜劣汰的行业洗牌之后,页岩油有望获得“重生”。
目前,页岩革命的主要技术和设备都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如斯伦贝斯和埃克森美孚,其中斯伦贝斯是全球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这两家公司在全球页岩革命的大潮中受益匪浅。
相比美国,国内的页岩油气技术体系还未完全建成。
业内人士称,目前,围绕我国页岩油气开发的研发体系仍未建立健全,适应我国特点的工艺、装备、技术标准和生产规范等技术体系尚在形成之中。另一方面,我国传统能源体制积累的油气开发的主要技术掌握在三大石油公司手中,对于新进入页岩油气开发领域的其他企业来说,很难得到专业化的技术服务。
中石油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透露:“相较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衰减的特点而言,目前国内页岩油(气)设备存在中等投入、低产出的特点,中等投入虽说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也因为页岩油产出量较少,工作效率低下而无法形成规模优势,想要短时间内让页岩油获得石油那样的地位还是相当困难的。”
“综合来看资源类企业的竞争还多是围绕着盈亏平衡点进行,国内企业要想在今后的页岩油产业中分一杯羹,攻克技术壁垒,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开发效率是重点。”上述人士补充道。
此外,抛开技术创新,油价持续下跌,也将在页岩油行业孕育出一轮新的产业整合浪潮。2014年下半年,油价下行势头显现时,美国便开启了一轮页岩油气的并购高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年初以来发生的油气并购高潮,都集中在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地区,且交易客体主要是页岩油气。2014年10月,页岩油气交易在全球油气交易高峰中担当主体,很大程度上说明美国页岩油气产业在低迷形势下具有顽强的自救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若今后油价继续下行,北美市场将再掀起新一轮的并购潮,且交易结构发生变化。数以万计的企业将参与到页岩油气产业经营中,客观上为并购的“潮起”提供了条件。众多企业的参与一方面能产生协同效应,同时也能产生竞争效应。同样,面临油价下跌的考验,国内的美都能源已经先行一步。
日前,美都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增发不超过14.32亿股,发行价5.55元/股,募集资金不超过79亿元,战略抄底美国页岩油。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页岩油的开采开发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美都能源目前在美国已有整套完善的油气开发体系和运作多年的技术团队;除计划开发的Woodbine层油藏外,公司所拥有的油气资源同时具有三个已经被周边石油开采企业证明的潜力层:EagleFord层、Buda层和Georgetown层。其中EagleFord层已在Manti区块实现开采,单井日产量高;Buda层和Georgetown层在周边井区也已经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有市场人士指出,国际原油在每桶60美元及以下的行情或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这样看来,今后还会有其他页岩油公司倒闭或被并购重组。因此,此轮油价下跌周期,也将是页岩油行业并购重组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