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往往容易陷入3大误区。要避免“掉坑”,必须做好4件事!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什么难?“认知”是数字化转型最大的屏障!
随着产业数字化的进程加速,传统企业的管理者们都陷入不同程度的焦虑,很多传统企业走了不少弯路:有花巨资请知名数字化咨询团队介入的,可惜咨询过后、人走茶凉,一切照旧;也有高薪聘请互联网高管入驻的,可惜因为水土不服、文化冲突等各种因素,即便高管再牛也很难发挥威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核心在于数字化转型绝不是单点能力,而是系统性工程。外部咨询团队更多输出的是“通用方法论”,而非“定制化解决方案”。数字化转型不能没有方法论,但也不能只有方法论。
外部空降的高管,如果无法真正融入一个传统行业、并理解行业knowhow,难免会变成纸上谈兵。此外,组织机制上,是否能真正做到责、权、利匹配,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但凡在数字化进程中取得显著成果的企业,都是将数字化战略作为顶层设计,并逐层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数字化从来都不是目标,而只是一种手段。如果把数字化当成目标,很有可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例如大规模引入信息系统,对业务的实际效用却很有限。例如一把手积极推进,执行人却无动于衷。
把数字化当成手段、才会积极思考企业长期规划,结合已有的资源禀赋,真正通过数字化产品创造价值。
数字化转型实施过程,目标、方法和路径、效果评估,一样都不能落下。唯有这样,才能不断调整策略和思路,最大化投入产出比。
1、找目标:企业需要基于自身的数字化能力现状和资源禀赋,找到阶段性的数字化目标:如改善办公协同效率、提升业务效率、改善和经营用户关系、提升业务营收等。
2、找方法和路径:信息系统投入巨大,本质是要革“人工”的命,企业内部存在大量利益纷争,因此在推进过程中有必要找方法和试错,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需要理清的问题包括:
- 谁是最大的推动者?委以重任。
- 谁是最大的阻碍?如何规避障碍。
- 谁是最有价值的产业联盟?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战略合作。
-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为什么?
- 机制流程是什么?激励措施如何?
- 怎么做才能真正产生效果?如何评估?
3、效果评估和复盘:建立数字化技术与业务指标的关联体系,积极复盘、让下一个行动有据可依。评估维度至少包括:
- 人找的对不对?是否“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
- 方法对不对?当下的方法是否最优解?
- 战略、目标对不对?组织能力是否匹配?
- 流程机制对不对?还有哪些值得优化?
- 路径是否合理?先后顺序能否调整?
- 哪个环节存在缺失?哪个环节效果最优?
通过体系化目标反馈,复盘走过的路、踩过的坑,才能真正将数字化转型落到实处。
05
总结:数字化转型必须做好的4件事
聊到这里,传统企业如何才能做好数字化转型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 做好4件事:上一篇: 矿用防爆锂电池的特点
邮箱:suyuanxu@126.com
QQ:342897643
微信:suyuanxu
一、什么是数字化? 不同国家和不同行业,似乎对数字化转型有不同的定义。比如: 美国早在 2003 年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模式变革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都有什么,具体如下1. 精准
(来源:企业网D1net)全球37%的数字化转型项目以失败告终,研究显示,64%的项目缺乏明确路线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投诉电话:0377-62377728 举报邮箱:fbypt@ex1258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