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失败的三大原因

2025年4月17日 来源:防爆云平台--防爆产业链服务平台 防爆空调 防爆电气 防爆电机 防爆风机 防爆通讯  浏览 154 次 评论(0)

(来源:企业网D1net)

全球37%的数字化转型项目以失败告终,研究显示,64%的项目缺乏明确路线图,56%的高管无法持续支持,55%的企业在转型中丧失品牌特色。破局的关键在于构建战略导航系统、建立高管问责机制,并将品牌基因植入数字变革内核。成功者通过锁定关键指标、制定领导承诺协议、融合品牌价值与数字触点,在持续进化中实现价值重构。数字化转型不是终点,而是重塑企业生命力的永续征程。


尽管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但许多企业仍面临这一挑战。客户触点的日益复杂和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加上品牌忠诚度的下降,使得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变得更加困难。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37%的数字化转型项目以失败告终。

尽管63%的成功率相对令人鼓舞,但29%的受访者认为数字化转型永远无法完成,这是因为“数字”的状态在不断演变。有趣的是,74%的受访者认为,传统企业比“新兴”企业更难实现转型。

因此,以下是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失败的三个原因,以及克服它们的方法。

1

缺乏战略愿景

为数字化转型项目制定战略愿景至关重要,而明确传达这一愿景也同样重要。根据报告,64%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在没有明确路线图或最终目标的情况下启动。

此外,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76%)表示,数字化转型项目缺乏战略清晰度,导致资源频繁浪费。

同时,74%的受访者表示,在项目过程中,目标发生了变化。因此,随着数字化转型项目的推进,人们对其提供有意义价值的信心经常丧失。

2

缺乏高层领导的支持

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是,超过一半(56%)的受访者表示,高层领导没有有效支持数字化转型。

近三分之二(65%)的受访者表示,由于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高层领导经常失去重点和兴趣,并且没有为所需的数字化转型倡议提供足够的支持时间。这进而导致难以长期维持高层领导对数字化转型倡议的预算支持。

3

转型者忽视了品牌

尽管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但它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品牌的本质、它所代表的意义、它所销售的产品以及它的上市方式。虽然许多数字化转型项目都着眼于所需的内部变革,但最终成果却体现在品牌被观看的方式、时间、地点,品牌为客户提供的体验,客户发现这些体验的渠道,以及品牌的销售方式上。

当企业经历变革时,明确并传达其方向至关重要。事实上,85%的受访者认为,如果对未来品牌和企业的方向有清晰的愿景,那么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可能性就更大。

然而,62%的受访者发现,在应对多重挑战时,保持品牌一致性更加困难。同时,高达55%的受访者声称,在急于实现一切数字化的过程中,他们正在失去品牌特色。

其中一项挑战包括,在多渠道的世界中,品牌必须连接和覆盖的数量庞大的渠道,这会导致品牌淡化、不一致和冲突。换句话说,对于品牌而言,渠道越多,问题就越多。此外,73%的受访者表示,大多数企业缺乏远见和创新能力,无法利用新兴渠道。


决定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行动

成功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勇气,并且要从将其视为一系列项目转变为重新构想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交付价值和捕获价值。在未来,企业可以在数字化转型项目开始时锁定明确的成功指标和目标。此外,企业必须抵制在转型过程中改变目标,除非影响因素的变化要求这样做。

企业还可以制定正式的高层领导承诺协议,并建立具有约束力的领导参与框架,以及实施强制性和结构化的季度进度审查。

此外,企业应在开始前建立现实、详细和经过验证的实施时间表,以避免不切实际的交付期望。

而且,为了维持和强化品牌,转型者必须明确阐述品牌价值观,并确保它们融入转型的各个方面,这意味着将你的数字战略与你的品牌宗旨相结合,确保在所有触点提供一致的品牌体验,并鼓励员工成为品牌大使。

当品牌价值观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时,你不仅能增强品牌实力,还能为客户创造更有意义和吸引力的体验。

还有,不要忘记,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持续的旅程,而不是终点。数字环境在不断演变,品牌必须敏捷和适应才能蓬勃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网D1Net编译,转载需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为:企业网D1net,如果不注明出处,企业网D1net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热门标签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suyuanxu@126.com

QQ:342897643

微信:suyuanxu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豫公网安备41130202000490号 | 豫ICP备19015714号-1 (版权所有 防爆云平台 © Copyright 2009 -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