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油展在海湾石油大国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刚刚落幕,次日传来巴黎暴恐事件的消息,海湾局势风起云涌。
波斯湾占据世界石油产量的60%和中国进口石油的30%。这里遍布欧美军事基地,驻扎在这里的法国战机,已经开始进攻IS基地,阿帕奇飞机不时从头顶掠过;法国核动力航母也将离港,进入海湾配合打击。此时,正在海湾地区采访的记者,亲历这场波斯湾风云。
回首海湾石油大展,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中国红铺天盖地
上周,以“可持续创新推动油气发展”为主题的第18届中东石油展览会(ADIPEC)开幕时,一个场景令人难忘。世界石油精英排队入场,10多辆大客车驶入,在广场一字排开,国内著名会展公司中东国际展览集团MIE Events组织的180家知名石油企业的300多名中国参展团成员列队进入。三角型入口上方,书写着包括中文“欢迎”的各国文字,让人心中温暖。看着同胞们自豪的神色,笔者心中涌起热潮:这是阿联酋对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与贸易伙伴的礼遇。
在拥有15个大型展厅与一个室外展区,横跨一条10车道马路,一直延伸到波斯湾边的展会上,中国展台占据十分之一,拥有大小100多个展位,中国红无比耀眼,熟识的面孔更是随处碰见。
笔者首先来到中国进军海外的主力——中国石油与中国海油的展台,感受中国的石油工业在国际舞台的形象。人头攒动中,笔者发现中国石油钻井院副院长刘广华正在向中国驻阿使馆商务参赞何松介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精细控压钻井系统。笔者上前与何参赞攀谈起来,顺便问他对中国石油产业的印象与期望。他说,海湾地区是世界油库,集中了世界先进的勘探开发水平,中国必须拿出的装备与技术,才能站稳脚跟。
次日,笔者应中国船级社朋友之邀,参加了有常华大使出席的中国船级社与南德意志集团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常华大使在中国企业的展台前,鼓励民营石油企业要充分发挥民企灵活性高,升级速度快,创新能力强,研发周期短等特点,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抢占国外市场。
当听到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代表介绍阿联酋及中东地区项目建设进展及面临的困难时,常华表示,阿联酋油气市场成熟,技术准入较高,同业竞争十分激烈,要练好内功,坚持以品牌优势为先导打开市场,坚持以技术优势为手段赢得市场,坚持以服务优势维护市场。此外,大型石油企业要持续创新合作模式,同阿当地企业加强第三方投资合作,联合拓展其他海外市场。
常华大使这几日成了大忙人,出席完石油展,又直奔百公里外的迪拜车展。在那里,以奇瑞,比亚迪等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军团还在等着大使的检阅与站台。
民营油企闯荡中东
巨大的展厅中,让笔者震撼的是中国标准展台方阵,100多个标准展位在统一设计的CHINA字标与五星红旗衬托下格外吸引眼球,百余家中国的石油企业在这里与相邻的欧美日韩以及海湾各石油公司豪华展台相对,展示了中国未来的能源力量。
笔者在一家来自天津大邱庄的民营石油装备企业展台前看到,两个年轻的女孩正操着生涩的英语与印度客商洽谈。他们是首次参加国际展会,尽管订单较少,但信心十足。
与霸气十足的国家石油公司以及抱团出海的小型民营油企不同,一批包括宏华、科瑞、宝龙等在内的大型民营石油企业,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些年产值逾百亿的民营石油航母,早就进军中东、非洲与南美市场,与世界石油巨头角逐。几日来,笔者以石油观察员的身份,先后与几大民营石油公司老板交谈,倾听他们的中东石油市场战略,深感面向未来的民族企业的勇气与实力。
在与佛瑞克石油技术开发公司CEO韩林接触中,笔者感受到中国充满阳光的未来。80后的韩林,16岁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后在石油工程领域工作了10余年。目前,韩林与他的合伙人创建了这家石油集团公司,他分管海外项目。从阿布扎比到迪拜,各个场合都能见到他与外籍助理忙碌的身影。这位刚到而立之年的中国80后,带着他的国际团队,整日奔波在欧美、中东与非洲石油市场,与贝克休斯和斯伦贝谢等巨头角逐。此次会展,他与阿方建立了直接供货关系,用中国人的智慧与勇气在国际石油市场拥有了自己的位置,彰显了中国人面向未来的正能量。
在展览会上,笔者还见到了被人亲切称为China Zhang的中东石油协会秘书长张强。同样是80后,经过10多年的中东石油圈打拼,他与阿联酋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以及海湾几大石油公司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促进了中国企业进驻海湾。军队大院长大的他,虽在海外生活多年,但拥有一颗中国心。看到国内企业因不懂海湾地区规则而造成损失后,去年,他与有官方色彩的阿布扎比商会合作,建立了以服务中国企业为宗旨的非盈利机构中东石油协会。协会总部设在拥有20多万中国人的世界未来之都迪拜,并在首都阿布扎比设立了办事处。中东石油协会成了中国人的家,在这里你可以接触到众多的国际石油精英。
Zhang以给国内企业牵线搭桥为己任,带着国内企业拜访阿国各大石油公司,同时把阿国石油名流带到中国。上个月,他还带着阿布扎比商会和当地石油公司高管到中原油田举办国际石油论坛。架设中阿石油桥梁需要资金,仅日常接待就是天文数字,他在迪拜建立了自己的旅游与贸易公司,用于协会日常补贴。阿国拥有数百家中资石油企业,Zhang被称为中东石油圈民间第一闻人,为中国80后作出了表率。
展会刚完,笔者随几家国内民营石油公司拜访了中东石油协会迪拜总部,前来寻找商机的中外客商络绎不绝。
沉重的思考
波斯湾,东西方交通枢纽,世界的油库,阿拉伯世界的石油银行,欧美强权主导的世界战略高地。此次法国报复IS的军机,就是从海湾出发的。这里是欧美主宰的世界,从利雅德到迪拜,你都能看到欧美文化的强势介入。
与欧美强权相比,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阿拉伯世界重要的贸易伙伴、“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以及重要的石油输入基地之一,在海湾的影响力充满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穿梭于迪拜与阿布扎比之间的12道跨国高速公路,从中国人参与设计建造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到拥有十几万中国人的海外城市综合体龙城,笔者深深感到中国符号在海外的影响与扩张。有近30万华人的迪拜,有1家中文上星电视台、9家中文报纸和多家杂志。《迪拜人》杂志总经理王慧告诉笔者,他们的微信公众号,超过3万人关注。
但是,通过中东石油展览会,笔者看到了中国在中东主流社会,也就是中东石油帝国,还处于非主导角色。
波斯湾作为世界的石油生产与输出地,是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石油消费的供应源,也是世界石油技术成果的展示场。由于中国进入较晚,加上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尚不及欧美国家,缺乏中东石油市场的话语权。目前,中国进入海湾石油市场主要是工程分包与油田技术服务等乙方角色。
在阿联酋的日子里,笔者参加了由中海油服主办的迪拜每周石油沙龙,参加者有在阿的中国央企与民企高管,还有来自当地华人联合会的官员。此次沙龙主题是从中东石油展览会看国内石油行业与欧美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
大家对参加此次盛会感慨颇多。欧美日凭借政治、军事与技术实力,依然把持着中东石油市场发言权。美国展区4面星条旗高悬,相邻的英国展区主题词是“这里是大不列颠”,德国是“德国制造”,日本展区则在显要位置书写在巨幅白纸上的“挑战”两个汉字,让中国人感到无比刺激。与之相比,中国展区无论在展台设计,还是展销理念,都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展会的背后其实是实力的较量。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中国民营石油企业已经走向台前,与央企共同进军中东市场,成为中国能源海外军团两翼,展示了民族企业的前景。
中国石油企业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首先要有文化上的自信,凭借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奋,提升在中东石油市场话语权,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随着巴黎暴恐事件的发生,海湾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与战场,世界格局也许将通过这个惨绝人寰事件的突然发生,发生重大变化,未来扑朔迷离,难以预料。
波斯湾波澜再起,石油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身处波斯湾的中国油企,如何面对随时降临的风雨?(特约记者 听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