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市场如何走过寒冬

2015年11月26日 来源:防爆云平台--防爆产业链一站式O2O服务平台  浏览 3008 次 评论(0)
  早在10月29日至30日,中国石油市场发展新趋势座谈会在广东省普宁市召开,由广东揭阳市政府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石油天然气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政府部门代表与业界专家学者、国有石油企业和民营企业代表共聚一堂,研讨石油行业新趋势和市场新变化,寻求发展对策。
  

  更多的共识是,石油行业的“黄金时代”一去难返,2015年可能不算石油行业历史上坏的时代,还没有出现全球性危机,但至少是焦虑的时代。处在全球经济调整和低油价带来的新常态中,现在还看不到春天,又一个寒冬将至,石油企业必须抱团取暖。油气价格机制改革将成为石油行业改革的推手,规范和创新石油市场,实施有效监管,通过市场发现价格的定价机制,引导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服务,优化社会资源,总能找到一条通往春天的道路。

  
  日子难过还得过
  
  【低油价扭转了产业链的成本效益分配,石油上下游企业有喜有忧。 】
  
  业界同行聚到一起,自然要谈起日子过得咋样。石油企业今年日子普通不太好过,行业景气状况堪忧,实现利润大幅下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油气专委会副主任李润生在会上公布统计数据,今年1~9月份石化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7万亿元,同比下降5.7%,利润总额4542亿元,同比下降了23.7%。
  
  大石油公司处境艰难。从石油公司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来看,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利润全面下滑,与去年第三季度同期利润相比,中国石油降八成,中国石化降五成,中海油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超过三成。国际大石油公司也同此凉热。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埃克森美孚下降50%,雪佛龙下降64%,道达尔下降69%。
  
  日子难过的原因大家都有共识。经济有周期,行业有周期。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中国经济换挡调整,拉动全球油气需求上升的“火车头”跑不快,需求不旺,油气供应总体宽松,油价中低位运行成为“新常态”。
  
  低油价扭转了产业链的成本效益分配,石油上下游企业有喜有忧。今年前三季度上游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下降66.6%;炼油业利润同比增长60.6%。大规模压缩投资,全国石油行业压缩石油投资上千亿元,受影响严重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工作量大减,收入和利润普遍降到罕见低谷。
  
  油价下步何处去
  
  【明年油价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在波动中寻找新的平衡,这是业界多数共识。 】
  
  未来的国际油价走向是业界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而国内油气价格改革也是大家热议的焦点。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钱兴坤在座谈会上分析,2016年石油市场供需将形成新平衡。影响2016年国际油价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伊朗原油出口解禁,加剧石油市场供应过剩压力;美国原油出口放松步伐进一步加快;美国页岩油生产成本下降,2014年以来已从60美元/桶降到40美元/桶,这将支持油价下跌;美元处于长期升值通道;中国因素仍是国际油价重要影响因素,中国的石油需求不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俄罗斯进入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组织对国际油价有所支撑。基于这些因素,石油经研院对2016年油价的分析是,高方案是65~70美元/桶,低的55美元/桶。
  
  路透社根据业界调查得出,2016年布伦特原油的预期价格是58美元/桶。目前世界大部分原油的成本是50美元/桶以下,在低油价下,如果能高于50美元以上,石油生产企业多少还有些赚头。
  
  不过,也有一些专家认为未来油价还可能进一步走低。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岳来群在《中国石油报》发表文章称,从基本面判断,未来几年油价不具备大涨以至于达到90美元/桶高价的条件,低油价有可能成为常态。当原油40美元/桶甚至更低时,油价或可触底,但反弹动力不足。2016年,国际石油市场仍将呈弱势,油价将维持在45至60美元/桶。
  
  油价明年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在波动中寻找新的平衡,这是业界多数共识。回到上百美元的高价很难,但高盛曾放言可能降到20美元/桶,与会者也没多少人相信。石油企业仍有必要做好继续过紧日子的打算,期望油价上涨来迅速改变境状,那可能只是南柯一梦。
  
  市场变化推改革
  
  【各地油气交易中心正在不断出现,期望赢得更大的市场定价权。 】
  
  舒服的日子过惯了,改革动力不足。如今在需求减缓、供应宽松、油价走低的压力下,油气定价机制的改革时机正在成熟。邓郁松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他在普宁的这次座谈会上谈到,油气行业的改革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油气行业改革市场化方向已经明确,进程有望加快;能源结构调整趋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所有能源产品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能源市场的一体化与不同能源产品之间的竞争性显著增强,要从大能源的角度重新审视油气的发展问题。
  
  邓郁松认为,油气定价通过市场发现价格,离不开油气交易市场的建设。而交易市场的形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有4个方面:资源可以自由流动;价格由市场形成;市场竞争相对充分;供求总体平衡。我国油气交易市场形成、发展的条件不断完善,但我国仍是发展中的油气市场,而不是发达的、成熟的油气市场,我国目前的油气定价仍是参照国际市场定价,尚未形成及时反映国内市场变化的“中国价格”。
  
  为油气价格制定市场价的市场在哪里?各地油气交易中心正在不断出现,期望赢得更大的市场定价权。2007年成立的北京石油交易所在国内影响较大,据总裁刘少宾在座谈会上谈到,目前已有驻场行业会员517家,累计实现交易额2.3万亿元。10月29日上午,广东省政府批准建立的一家从事石油与化工产品交易的省级电子商务平台——广东冠东石化产品交易中心在普宁正式开业,主要从事石油制品、化工原料及产品、燃料油、润滑油等大宗商品交易及相关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目前入驻会员企业已达到92个。这个交易中心2014年8月26日成立,试运营半年来,每日交易量约为60亿元。
  
  监管规范要跟上
  
  【与中国油气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国际油气市场发展趋势相一致。 】
  
  对于石油石化大宗交易市场的发展,石化联合会油气专委会主任李润生主张引导规范和有效监管。
  
  他认为,石化产品交易市场是现货市场发展演进的需要,也是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基于B2B的各类石化电子商品交易市场大量涌现,作为一种创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不同于期货市场,其出现对推动我国传统现货市场升级、促进商品流通、规避价格风险以及实现商品价格发现功能,适应价格改革大趋势等具有积极意义。
  
  但不可否认,此类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危及这类市场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颁布了相关法规,也对违规行为开展了多轮清理整顿。现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引导和规范石化交易平台的建设发展;如何与油气体制改革衔接,统筹和促进成品油等价格改革;如何发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同时,实体经济如何利用和参与石化交易市场的建设;如何加强监管,有效规避和控制风险,等等。盲目发展和简单封杀都是应当予以避免的。总之,这已成为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建设的一个现实问题。希望业界讨论有利于对石化交易市场的正确认识、积极引导、及时规范和严格监管,促进石化产业交易市场的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交易市场规范之路如何走?邓郁松在座谈会上提出油气交易市场的发展目标设想,强调阶段适应性:“与中国油气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国际油气市场发展趋势相一致,能够提升中国油气行业发展效率和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中国油气行业改革进程,有利于完善全球油气交易和定价体系。”
  
  与这个设想的目标相比,现有的石油石化交易市场规模和运营水平显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北京石油交易所总裁刘少宾认为,要通过交易市场的创新建设,促进传统石油贸易转型升级,其中一个创新理念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通过“互联网+产品+物流+金融+安全……”的运用,石油石化产品现货交易流程将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虚拟与现实体合一,极大促进石油石化产品的流通,促进产业链的整合,提升贸易的整体效率。目前北京石油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平台,在国际采购方面推行可以实行人民币结算的机制,已有初步计划。
  
  油气定价机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邓郁松认为,放开价格的前提是一定要有竞争,不然没有哪家企业能自主定价。现在市场条件达不到未来几年的市场化改革目标要求,那就需要去创造条件实现改革目标。所以说,油气价改可以是行业改革的推手。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丨 评论0条)
图标
注册 登录    
评论列表
每页 10 条,共 0 条

热门标签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邮箱:suyuanxu@126.com

QQ:342897643

微信:suyuanxu

营业执照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豫公网安备41130202000490号 | 豫ICP备19015714号-1 (版权所有 防爆云平台 © Copyright 2009 -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